[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卸荷控制通道的先导式溢流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3783.1 | 申请日: | 202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金强;周建;徐梓铭;杨永成;徐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17/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控制 通道 先导 溢流 | ||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卸荷控制通道的先导式溢流阀,设有卸荷控制通道,卸荷控制通道由阻尼孔、环形槽、径向孔及旁路回油孔,旁路回油孔轴向贯穿主阀芯,并连通进油前腔与进油后腔;环形槽开设在主阀芯外圆表面上;径向孔径向设在主阀芯上,连通环形槽与进油后腔;旁路回油孔径向设在主阀体上,连通进油后腔与回油道;环形槽与旁路回油孔保持接通,进油后腔卸荷。本发明的导阀座与导阀芯磨损次数减小,调压弹簧作用次数减小,大大提高溢流阀的使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当系统压力达到溢流阀设定值时,自动低压卸荷,从而延长各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小系统发热,同时有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卸荷控制通道的先导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先导式溢流阀是众多溢流阀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控制液压系统压力、稳压、卸荷和安全保护的作用或利用压力作为信号来控制其他元件动作。如图1所示,现有的先导式溢流阀,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的开启压力值时,导阀芯106开启,主阀芯103右移,进油前腔110与回油主通道111连通,进行卸荷,卸荷时由于进油后腔113只有通过先导锥阀控制部件回油孔115卸荷,所以导阀芯106必须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其先导锥阀控制部件的调压弹簧107始终处于强压状态,进油前腔110一直处于高压卸荷状态,同时系统各元件一直处于高压受压状态,容易出现永久变形和疲劳损坏,且浪费能耗;另外,使用现有先导式溢流阀工作时,由于系统压力波动,导阀芯106频繁开启和闭合,导阀座105承受导阀芯106高频率的刚性撞击,导阀座105和导阀芯106磨损较大,降低了导阀座、导阀芯、调压弹簧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从而降低了整个溢流阀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卸荷控制通道的先导式溢流阀,以解决现有溢流阀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一种具有卸荷控制通道的先导式溢流阀,包括有主阀体、主阀芯、先导锥阀控制部件、进油后腔,其不同之处在于:还设有卸荷控制通道,卸荷控制通道由阻尼孔、环形槽、径向孔及旁路回油孔,旁路回油孔轴向贯穿主阀芯,并连通进油前腔与进油后腔;环形槽开设在主阀芯外圆表面上;径向孔径向设在主阀芯上,连通环形槽与进油后腔;旁路回油孔径向设在主阀体上,连通进油后腔与回油道;卸荷时,进油前腔与回油孔接通卸荷,环形槽与旁路回油孔保持接通,进油后腔卸荷,先导锥阀关闭。
所述进油前腔与回油主通道的密封行程大于或等于环形槽与旁路回油孔密封行程。
所述进油前腔与回油主通道的密封行程小于环形槽与旁路回油孔密封行程。
所述阻尼孔孔径大于旁路回油孔孔径。
本发明卸荷控制通道设在主阀芯上,当进油前腔压力大于调压弹簧设定压力值时,导阀芯开启,进油前腔与进油后腔形成一定的压差,主阀芯克服弹簧力移动,当主阀芯移动量大于主阀芯上环形槽与阀体上旁路回油孔遮盖量时,进油后腔与回油腔接通,进油后腔低压卸荷,此时导阀芯可在调压弹簧作用下关闭,但进油前腔与进油后腔的压差推动主阀芯进一步后移,进油前腔与回油腔接通,从而实现进油前腔高压卸荷。本发明在进油后腔卸荷后,导阀芯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大大提高溢流阀的使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各元件使用寿命,降低系统发热量,具有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为现有技术的先导式溢流阀结构图;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
图 3 为图2中I处卸荷控制通道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
图中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