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汗渍轻减纺织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3708.5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坚;符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1/53;D06M11/56;D06M15/285;D06M11/44;D06M15/263;D06M11/46;D06M11/52;D06M101/06;D06M101/32;D06M101/20;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汗渍 纺织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汗渍轻减纺织品。该纺织品的单纤维表面覆盖有平均折射率为1.40~2.00的树脂,且根据JIS L1907 滴下法测得所述纺织品的吸水性为10秒以内,根据BOKEN法测得所述纺织品的汗渍防止性在4级以上。本发明的纺织品具有优异的吸水性以及汗渍轻减性,在具备舒适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出汗时的尴尬,可以广泛应用于衬衫、T恤、POLO衫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汗渍轻减效果的纺织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往往会渗透到衣服外表面,因水的折射率较小,使得汗渍区域颜色看起来较深,严重影响了外观美观性。特别是商务场合,腋下大量的汗渍被人看到后会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市场上常见的汗渍防止纺织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对面料进行透湿防水膜贴合或涂层,以达到汗渍不能渗透到纺织品外表面,但该类纺织品只有透湿性却不具备透气性,舒适性较差。另一类是通过拒水纱线或单面拒水处理来达到单面拒水纺织品,以达到汗渍在单面渗透扩散而不会渗透到纺织品外表面。如专利文献CN103161045B中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针织物的防汗迹整理方法通过该方法加工所得纺织品具有一定的防汗迹效果,但单面上的拒水性能会影响到里表面的吸水性,从而影响到速干性、蒸发性以及可洗涤性的穿着舒适性等。
因此,在不改变纺织品原有物性及功能性的情况下,获得汗渍轻减功能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原有物性及功能性的基础上,具有优越的汗渍轻减效果的纺织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汗渍轻减纺织品,其单纤维表面覆盖有平均折射率为1.40~2.00的树脂,且根据JIS L1907 滴下法测得所述纺织品的吸水性为10秒以内,,根据BOKEN法测得所述纺织品的汗渍防止性在4级以上。
本发明通过将高折射率的树脂在单纤维的表面形成薄膜,吸汗后利用该薄膜的折射作用,增强光线的反射,使肉眼观察到的颜色变浅,汗渍痕迹减轻,在具备舒适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出汗时的尴尬。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规纤维的折射率一般在1.48~1.72之间,而汗液中除少量盐分外大多是水,其折射率接近水的折射率1.33。当汗液浸湿衣服时,光线先射入衣服表面附着的汗液,再射到衣服表面发生反射,然后再次射入衣服表面的水,发生第2次折射,再次进入空气。因为进行了两次折射,所以光线路径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光线不能射入人的眼睛,所以在肉眼看来,衣服上被汗液浸湿的部位的颜色就变深了。
将高折射率的树脂在单纤维的表面形成薄膜,吸汗后通过高折射率树脂层薄膜的折射作用,增强光线的反射,使肉眼观察到的颜色变浅,汗渍痕迹减轻。若树脂的平均折射率过低的话,不仅不能使汗渍痕迹减轻,还会使纺织品本身的颜色变暗;而树脂的平均折射率过高的话,虽然会大大减轻汗渍痕迹,但面料本身会发亮。因此,形成本发明纺织品的单纤维表面覆盖有平均折射率为1.40~2.00的树脂,根据BOKEN法测得其汗渍防止性在4级以上。
为了保证穿着的舒适性,本发明的纺织品还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根据JIS L1907滴下法测得本发明的纺织品的吸水性为10秒以内。
本发明所用树脂的具体成分没有限定,可采用折射率高于常规纤维,且水溶性优良、加工性能安定、安全无污染等特点的吸水性树脂。优选为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树脂的折射率,可以通过改性的方法将高折射率的基团接枝到上述树脂中。考虑到在碳原子数相同时,引入芳香族基团、氨基等基团后会提高树脂的折射率。因此,本发明中更优选在上述树脂上接枝-OC6H5、-SC6H5、-NH2和-COC6H5中的一种或多种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亲水性整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对液体渍低可视化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