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食品质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73311.6 | 申请日: | 202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8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栓;王想;肖新清;傅泽田;冯欢欢;张旭;王文胜;刘峰;邢少华;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孙玉;王莉莉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确定 方法 装置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生食品质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生食产品所处物流环境中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以及物流时间;
将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以及物流时间输入预先训练的品质感知模型,确定所述生食产品的品质参数,所述品质参数包括:质构参数,感官参数和理化参数中至少一种,以及微生物参数;
根据所述品质参数确定所述生食产品的品质;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生食产品的品质参数包括:
在所述品质参数为微生物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和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确定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生长延滞时间和生长抑制因子;
根据所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生长延滞时间、生长抑制因子和所述物流时间确定所述生食产品的微生物参数;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和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确定所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生长延滞时间和生长抑制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第一回归系数的关系,确定第一回归系数;
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没有微生物存活的第一理论温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理论温度;
根据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所述第一回归系数和所述第一理论温度,确定所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第二回归系数的关系,确定第二回归系数;
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没有微生物存活的第二理论温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理论温度;
根据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所述第二回归系数和所述第二理论温度,确定述微生物参数的生长延滞时间;
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第三回归系数的关系,确定第三回归系数;
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没有微生物存活的第三理论温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三理论温度;
根据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所述第三回归系数和所述第三理论温度,确定述微生物参数的生长抑制因子;
其中,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其中,r表示所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b1表示第一回归系数,T表示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T′1表示所述第一理论温度;
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微生物的生长延滞时间:
其中,θ表示所述微生物的生长延滞时间,b2表示第二回归系数,T表示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T′2表示所述第二理论温度;
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微生物的生长抑制因子:
其中,ks表示所述微生物的生长抑制因子,b3表示第三回归系数,T表示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T′3表示所述第三理论温度;
其中,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生食产品的微生物参数:
其中,N表示微生物的数量,r表示所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θ表示所述微生物的生长延滞时间,ks表示所述微生物的生长抑制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食品质的确定方法,其中,
所述确定所述生食产品的品质参数包括:
在所述品质参数为质构参数或感官参数或理化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和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确定所述品质参数的变化速率;
根据所述品质参数的变化速率和所述物流时间确定所述生食产品的品质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食品质的确定方法,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和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确定所述品质参数的变化速率包括:
在所述品质参数为质构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构参数活化能的关系,确定所述质构参数活化能;
根据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以及预先训练的所述保鲜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构参数指前因子的关系,确定所述质构参数指前因子;
将所述质构参数活化能,所述质构参数指前因子和所述物流环境的温度输入阿伦尼乌斯公式,确定质构参数的变化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3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中条纹噪声的去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货运智能装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