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3005.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亮;朱金彪;刘玉泉;汪振霞;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C6/00 | 分类号: | F17C6/00;F17C13/00;F17D1/08;G01J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灌注 液氮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杜瓦瓶、导液管、漏斗和限位座,以及液氮储存罐;杜瓦瓶设置于红外热成像设备内,用于储藏液氮;导液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杜瓦瓶内;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伸入导液管第二端;液氮储存罐通过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与漏斗第二端相连;导液管分别穿设于限位座的安装孔,且多个导液管在限位座上均匀分布。本公开能够在有人飞机的狭小空间内对红外热成像设备的内置杜瓦瓶灌注液氮,避免了为灌注液氮而拆除设备密封盖或飞机气密罩的冗余工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红外热成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设备是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并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温度值。红外热成像技术使人类超越了视觉障碍,由此人们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
要使红外热成像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将其探测器元件冷却至低温或深低温,以保证其电子器件或系统功能正常,并提高电子器件的灵敏度,而制冷方法之一是利用制冷工作物质相变吸热效应,如使用灌注式杜瓦瓶的液氮装置进行制冷。
红外热成像设备根据性能不同有大小之分,小型设备操作方便但性能一般,大型设备体积庞大则性能突出,但不便于操作尤其是灌注液氮。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体积庞大,在有人飞机上进行遥感作业时会占用大量空间,增大了操作设备的难度,而其杜瓦瓶一般内置于设备底部,不便于灌注液氮,某些有人飞机还要求在气密环境下灌注液氮,更加大了操作难度;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在转场飞行时,或更换飞机时,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都有可能拆卸重新安装,灌注式杜瓦瓶的液氮装置也要重新安装,因此,灌注式杜瓦瓶的液氮装置需要现场灌注液氮,但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上均没有配置现场灌注液氮装置,给有人飞机上进行遥感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灌注液氮过程中,存在液氮泄漏,液氮溢出,导液管折断,导液管脱落等风险。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及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杜瓦瓶,设置于红外热成像设备内;所述杜瓦瓶用于储藏液氮;
至少一个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第一端伸入所述杜瓦瓶内;
至少一个漏斗,所述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伸入所述导液管第二端;
液氮储存罐,通过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与所述漏斗第二端相连;
至少一个限位座,多个所述导液管分别穿设于所述限位座的安装孔,且多个所述导液管在所述限位座上均匀分布。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空心堵板,罩设于所述限位座外,所述限位座容置于所述空心堵板内。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心堵板包括: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限位座容置于所述下盖板的容置槽内;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限位座和所述下盖板的边缘相配合,且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边缘相连。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保温管,套设于所述导液管外。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密封吸盘,设置于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杜瓦瓶的连接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码模组及数据采集终端
- 下一篇:用于虚拟计算机资源调度的滚动资源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