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与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72603.8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苏元捷;姚明亮;谢光忠;龚祺琛;陈春旭;衣锦扬;贾砾;黎威志;太惠玲;杜晓松;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重构 风能 能量 收集 存储 体式 单元 方法 | ||
1.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3),支撑框架(3)内部设有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和金属电极(1),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的固定端(21)在支撑框架(3)内部一侧与可重构支撑结构(4)固定连接,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的活动端(22)与支撑框架(3)不连接,可重构支撑结构(4)与支撑框架(3)可拆卸式连接,可重构支撑结构(4)在支撑框架(3)内部的位置可调节,金属电极(1)位于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上下两侧,金属电极(1)用于摩擦起电和导电输出,上下两个金属电极(1)均接地,支撑框架(3)顶部设有铁块(5);
所述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包括从上到下堆叠在一起的负性摩擦起电层(6)、铁电材料层(7)、正性摩擦起电层(8),负性摩擦起电层(6)、铁电材料层(7)、正性摩擦起电层(8)构成介电层-铁电层-介电层的三明治结构,负性摩擦起电层(6)材料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正性摩擦起电层(8)材料的得电子能力,负性摩擦起电层(6)和正性摩擦起电层(8)都为柔性材料薄膜;
当调节可重构支撑结构(4)的位置使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与两个金属电极(1)分离的时候,构成能量收集单元用于收集风能,风能气流从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和金属电极(1)之间的间隙进入,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的活动端在气流冲击下上下摆动,与上电极接触摩擦或与下电极接触摩擦;当调节可重构支撑结构(4)使两层金属电极(1)与负性摩擦起电层(6)、铁电材料层(7)、正性摩擦起电层(8)构成的三明治结构紧密接触时,整个单元构成了平板电容器,用以存储在正性摩擦起电层、负性摩擦起电层上的摩擦极化电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负性摩擦起电层(6)为铁氟龙或聚氟乙烯或聚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正性摩擦起电层(8)为尼龙、或聚氨酯、或氟化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铁电材料层(7)材料选自钛酸钡、磷酸二氢钾、钛酸锶钡、铌酸钾钠其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金属电极(1)采用铝或金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铁电材料层(7)为厚度为100nm~200nm的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金属电极(1)厚度范围为30-7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其特征在于:金属电极(1)为单电极结构。
9.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风能能量收集-存储一体式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柔性衬底经化学试剂清洗并干燥;
②使用物理气相沉积在柔性衬底上沉积金属导电电极,并通过引线引出接地;
③采用流延法制备铁电薄膜;
④采用热压印在铁电薄膜正反两面分别贴附负性摩擦起电层(6)和正性摩擦起电层(8);负性摩擦起电层(6)材料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正性摩擦起电层(8)材料的得电子能力,而金属电极的得电子能力在这两种材料之间,因此在与金属电极层接触分离的过程中,负性摩擦起电层(6)表面带上负电荷,而正性摩擦起电层(8)表面带上正电荷;
⑤将柔性衬底上的金属电极(1)固定在支撑框架(3)内部,通过可重构支撑结构(4)将中间的负性摩擦起电层(6)、铁电材料层(7)、正性摩擦起电层(8)构成的三明治结构的固定端支撑在支撑框架(3)内部,调节支撑框架的高度切换单元的能量收集及能量存储两个功能。
10.利用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单元进行风能能量收集-存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收集风能时,风能气流从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和金属电极(1)之间的间隙进入,铁电摩擦电耦合功能薄膜(2)的活动端在气流冲击下上下摆动,与上电极接触摩擦或与下电极接触摩擦;两端金属电极(1)的摩擦电极序位于负性摩擦起电层(6)和正性摩擦起电层(8)之间;因此,在接触分离的过程中,位于上端的金属电极(1)带上摩擦正电荷,负性摩擦起电层(6)带上摩擦负电荷;而位于下端的金属电极(1)带上摩擦负电荷,正性摩擦起电层(8)带上摩擦正电荷;负性摩擦起电层(6)的摩擦负电荷、正性摩擦起电层(8)表面的摩擦正电荷长时间存在,并形成从上到下的电场以极化铁电材料层(7);而铁电材料层(7)的残余极化强度将反过来促进负性摩擦起电层(6)和正性摩擦起电层(8)从金属电极(1)中获取更多的摩擦电荷,这样两个过程相互耦合、共同提升,从而有效地增强摩擦发电机的输出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6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