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保温连续蒸馏气液分离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2182.9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松;吴冬阳;张红漫;张之翼;石成成;黄招霞;唐美华;李金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5/00;C02F1/04;G01N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保温 连续 蒸馏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保温连续蒸馏气液分离器,包括真空保温罩和冷凝管,所述真空保温罩内部设置气液分离腔和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伸出真空保温罩连接至高温蒸气的蒸馏装置,另一端伸向气液分离腔底部,所述气液分离腔纵向设置于真空保温罩内部,气液分离腔底端连接废液引流管,废液引流管末端伸出真空保温罩;所述气液分离腔顶端通过导气管连接至冷凝管上端。本发明分离器是在全程密闭的状态下进行的,无需打开装置,可以连续对多个样品的蒸馏物进行气液分离和挥发性待测组分的吸收、反应和外送测定,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连续进样和气液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及氨氮等低沸点物质在线蒸馏与气液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及氨氮等指标是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基本检测项目。这些项目的检测在环保水质日常检测工作中样品量大,工作强度高,需要专门搭建蒸馏装置进行样品预处理。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及氨氮化合物多数有毒有害,在环保水质检测的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由于试样蒸馏和吸收过程中极易从装置中逸出,不但使分析产生误差,而且污染实验室环境,对测试者身体造成伤害,因此蒸馏过程中必须时刻保证装置的气密性。传统蒸馏装置由蒸馏瓶和冷凝管组成,在敞开状态下加样,密闭后加热蒸馏和冷凝,但部分极易挥发的组分在敞开状态下会有损失,并且第一个样品蒸馏结束后需对装置进行清洗和重新加样,无法连续进行后一个样品的处理。传统蒸馏装置的冷凝管为利用热交换原理使挥发性气体组分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装置,较难在蒸馏的过程中完全保证装置的严密性,严密性较差,导致产生分析误差,污染实验室环境,对测试者身体造成伤害,并且传统蒸馏装置无法进行连续进样和连续蒸馏,耗时、耗能,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实验人员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真空保温连续蒸馏气液分离器。该装置用于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和氨氮等低沸点物质在水质连续或在线分析中的蒸馏与气液分离。该装置使用时省时省力,用于单个样品蒸馏过程一般仅需3min,回收率高达95%,且可以清洗剂为间隔进行连续多个样品的连续蒸馏和气液分离,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在相邻的样品之间不需要拆开装置,因而能有效地保证装置的气密性,避免因挥发损失而产生误差、污染实验室环境,以及对测试者身体造成伤害。因本装置可以实现连续进样和分离,为相关指标的快速连续检测提供了可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保温连续蒸馏气液分离器,包括真空保温罩和冷凝管,所述真空保温罩内部设置气液分离腔和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伸出真空保温罩连接至高温蒸气的蒸馏装置,另一端伸向气液分离腔底部,所述气液分离腔纵向设置于真空保温罩内部,气液分离腔底端连接废液引流管,废液引流管末端伸出真空保温罩,部分凝结液通过废液引流管流出;所述气液分离腔顶端通过导气管连接冷凝管上端,冷凝管下端可连接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保温罩为倒L形真空密封直角弯管,直角弯管的水平部分长度为2-15cm,直角弯管的竖直部分长度为3-35cm。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腔设置在真空保温罩的竖直部分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由上行入口段、水平直管段及下行出口段组成,三段依次连接呈不对称倒U形;所述上行入口段由真空保温罩水平部分的下方垂直嵌入真空保温罩,上行入口段在真空保温罩外的一端连接至高温蒸气的蒸馏装置,上行入口段在真空保温罩内的一端与水平直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直管段平行设置于真空保温罩的水平部分,水平直管段的另一端与下行出口段的一端连接;所述下行出口段设置于气液分离腔内部,下行出口段的末端伸向气液分离腔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