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视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2069.0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5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吕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林韵英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视 预警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视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根据所述人体坐姿图像,确定是否满足近视预警条件;当满足近视预警条件时,发出近视预警。通过实施本发明,获取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判断是否满足近视预警条件,当满足近视预警条件时,发出近视预警,实现了通过人体坐姿图像进行预警,用户能够通过预警及时调整坐姿,降低了由于人体坐姿的不正确导致近视的风险和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视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视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高达6亿,其中,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74.4%、83.3%和87.7%。我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造成近视的大多与不正确地用眼有关,坐姿不正确、距离太近、用眼时长过长、光线强度弱或强等都会导致近视。相关技术中,在进行近视预警时,常采用红外线进行测距,当超过预警值进行报警,但红外线在测距过程中易被遮挡,准确性差,无法即时进行预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对当前坐姿的判断精确度不高导致无法精确判断坐姿是否达到预警条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近视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视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根据所述人体坐姿图像,确定是否满足近视预警条件;当满足近视预警条件时,发出近视预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人体坐姿图像,确定是否满足近视预警条件,包括:将所述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与预设坐姿模板进行模糊匹配,得到模糊匹配相似度;当所述模糊匹配相似度低于预设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满足近视预警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人体坐姿图像,确定是否满足近视预警条件,包括:根据所述人体坐姿图像,获取与人体的距离;当所述距离不满足预设安全距离,确定满足近视预警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环境光线,得到光线参数;当所述光线参数不满足预设光线数值范围时,发出近视预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之前,包括:确定目标检测范围内是否存在人脸信息;当目标检测范围内存在人脸信息,确定进入近视预警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当目标检测范围内存在人脸信息,确定进入近视预警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进入所述近视预警模式时,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发出近视预警。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与预设坐姿模板进行模糊匹配,包括:根据所述人体坐姿图像,获取人体关节特征点;根据所述人体关节特征点构建时间序列;将所述时间序列的最后一帧所述人体关节特征点与所述预设坐姿模板进行模糊匹配;当所述最后一帧所述人体关节特征点与所述预设坐姿模板不匹配时,对所述时间序列中的所述人体关节特征点与所述预设坐姿模板进行倒序模糊匹配。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视预警装置,包括:坐姿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时长的人体坐姿图像;预警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坐姿图像,确定是否满足近视预警条件;预警模块,用于当满足近视预警条件时,发出近视预警。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视预警设备,包括:壳体;双目摄像头;控制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近视预警方法;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进行近视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I远程验光服务平台和验光设备
- 下一篇:治疗和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