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1666.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伟;吴培龙;吴松;陆银秋;万灵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0 | 分类号: | C09J151/00;C09J7/38;C08F289/00;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36;C08F220/28;C08F222/16;C08F220/06;C08F220/58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刘海莉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高粘 丙烯酸酯 乳液 压敏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丙烯酸酯单体70~120份,功能单体1~5份,内交联单体1~5份,液态增粘树脂1~15份,乳化剂0.3~2份,引发剂0.2~1份,还原剂0.05~0.3份,润湿剂0.05~1份,消泡剂0.05~1份,去离子水70~130份。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液态增粘树脂制成亚微米级,并依其作为种子进行乳液聚合,乳胶粒内部包裹增粘树脂,具有特殊的核壳结构,核是增粘树脂、壳为聚丙烯酸酯,两者在成膜过程相互融合,使胶膜具有极佳的初粘性、粘接强度和耐温性,且两者比例可调性能范围广,为解决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综合性能差的缺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敏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安全、节能的重视以及压敏胶应用的不断扩大,促使压敏胶向着低污染、高性能和功能化方向发展,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以其环保无有机溶剂等特点,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自身存在的先天缺陷限制了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如低温下粘接应用、在非极性材料上粘接应用等。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分散介质为水,聚合物是以微粒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其聚合物分子量的量级较大,与溶剂型压敏胶相比,胶膜浸润性差,初粘性、粘接强度、耐低温较差。压敏胶中通常会加入增粘树脂提高其粘性和剥离力,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分散介质是水,而增粘树脂是不溶于水的,难以像溶剂型压敏胶那样可以直接加入到体系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初粘可调空间小、低温粘接性差、粘接非极性材料性能差等缺陷,创造性地将液态增粘树脂制成亚微米级,并依其作为种子进行乳液聚合,制备的压敏胶具有极佳的初粘性、粘接强度和耐温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特高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丙烯酸酯单体 70~120份
功能单体 1~5份
内交联单体 1~5份
液态增粘树脂 1~15份
乳化剂 0.3~2份
引发剂 0.2~1 份
还原剂 0.05~0.3份
润湿剂 0.05~1份
消泡剂 0.05~1份
去离子水 70~13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β - 丙烯酰氧基丙酸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交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亚乙基脲乙氧基酯、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N-羟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态增粘树脂为液体松香树脂、液体萜烯树脂、液体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乳化剂为甲基丙烯酰胺异丙基磺酸钠盐、丙烯酸聚醚磷酸酯、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烯丙氧基脂肪醇氧乙烯醚硫酸盐、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