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旋毛虫肠道期丝氨酸蛋白酶单克隆抗体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1584.7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远;刘晓雷;刘琰;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0;C07K7/08;C07K7/06;G01N33/68;G01N33/577;A61K39/395;A61P33/10;C12R1/9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产生 旋毛虫 肠道 丝氨酸 蛋白酶 单克隆抗体 应用 | ||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应用,属于旋毛虫(T.spiralis)防治的技术领域。针对如何对旋毛虫病进行特异性诊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17,经试验证明由该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Ts‑ZH68‑2A4‑Ab可以与旋毛虫感染阳性猪血清竞争结合Ts‑ZH68抗原,识别肽是222GVDRSATCQGDSGGP236。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该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Ts‑ZH68蛋白B细胞表位多肽可用于制备成诊断或预防旋毛虫感染的试剂或疫苗,为旋毛虫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旋毛虫(T.spiralis)防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旋毛虫肠道期丝氨酸蛋白酶单克隆抗体与应用。
背景技术
旋毛虫病主要是由于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的肉类而引发。人旋毛虫病潜伏期平均为2周,急性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烧、肌肉剧烈疼痛、严重的腹泻、面部水肿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可以持续数周并导致机体衰竭,尤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心肌及大脑严重损伤,甚至死亡。
鉴于旋毛虫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极大威胁与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旋毛虫病列为屠宰动物强制性检验及首检必检病种,更是除烈性人兽共患病之外可引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典型病种之一。目前旋毛虫检测仍然采用相对费时费力,而且灵敏性低的镜检法(3条幼虫/g肉)和集样消化法(1条幼虫/g肉)进行旋毛虫检测。
国内外学者对旋毛虫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间接荧光免疫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免疫印迹试验,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进行旋毛虫感染检测的最常用的免疫学方法,其具有高的敏感性,能检测底限可低至每100g肌肉组织中1条幼虫。目前,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物ES抗原是OIE及国际旋毛虫委员会规定的唯一的用于血清学抗体检测的标准抗原。然而ES抗原成分复杂,制备繁琐、生产周期长、批次质量不均,而且存在严重的诊断盲区(感染后19d前无法检出)和交叉反应等问题,因而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如何对旋毛虫病进行特异性诊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1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旋毛虫肠道期丝氨酸蛋白酶的单克隆抗体,是由上述杂交瘤细胞株CGMCC No.18317所分泌。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多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可用于制备诊断旋毛虫T.spiralis感染的试剂,本发明所述的SEQ ID NO.1所示的抗原表位多肽可用于制备诊断或预防旋毛虫T.spiralis感染的疫苗。
有益效果
单克隆抗体具有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纯度好、重复性强、便于质量控制、亲和力好且可大量生产的优势,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所以,筛选出可以分泌抗Ts-ZH68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鉴定出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Ts-ZH68蛋白特异性B细胞表位对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的改进,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旋毛虫肌幼虫粗提物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Ts-ZH68竞争ELISA检测结果表明,由杂交瘤细胞株ZH68-2A4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Ts-ZH68-2A4-Ab可以与旋毛虫感染阳性猪血清竞争结合Ts-ZH68抗原。
本发明利用肽扫描技术对Ts-ZH68-2A4-Ab所识别的Ts-ZH68抗原B细胞表位进行了鉴定,确定Ts-ZH68-2A4-Ab识别肽是222GVDRSATCQGDSGGP236。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