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0838.3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苏超;董义佳;王文君;袁荣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吴静波 |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结构 表面 裂缝 识别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图像,组建图像数据集;
S2、对获取的裂缝图像进行随机剪切、颜色改变处理以增强数据集;
S3、对数据集中的裂缝图像打标签标注;
S4、将数据集划分为两个子集,训练集和测试集;
S5、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S6、输入S4步骤中划分出的训练集图像对所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S7、将测试集中图像交由已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去识别,输出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打标签操作后生成一个文件来描述图中裂缝的位置框坐标(xmin,ymin,xmax,ymax),以定位裂缝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为:
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是由1个卷积层、17个瓶颈层、5个特征提取层、1个非极大值抑制输出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于:所述步骤S5中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具体为:
第一层,卷积层,步长S=1,通道数C=8;
第二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1,步长S=1,通道数C=12;
第三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2,通道数C=12;
第四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12;
第五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2,通道数C=16;
第六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16;
第七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2,通道数C=16;
第八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32;
第九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2,通道数C=32;
第十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32;
第十一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64;
第十二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96;
第十三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96;
第十四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96;
第十五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2,通道数C=160;
第十六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160;
第十七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160;
第十八层,瓶颈层,扩张系数t=6,步长S=1,通道数C=320;
第十九层,特征提取层1,步长S=2;
第二十层,特征提取层2,步长S=2;
第二十一层,特征提取层3,步长S=1;
第二十二层,特征提取层4,步长S=1;
第二十三层,特征提取层5,步长S=1;
第二十四层,非极大值抑制输出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瓶颈层为深度可分离卷积,具体结构为:对输入依次进行1ⅹ1卷积、3ⅹ3卷积、1ⅹ1卷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在瓶颈层压缩步骤完成后不使用激活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参数的学习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初始学习率设置为0.003,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每五轮训练后学习率减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其目标损失函数为定位损失和置信损失两部分的加权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08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