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血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0080.3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佘钊炜;刘芳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佘钊炜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黄俊 |
地址: | 528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血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血检测装置,其包括待检测物质导入段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段;所述待检测物质导入段包括:外导管,其入口端用于与血液导管连通;锁定接头,其设置于外导管上且靠近于所述入口端;检测段包括:第一导管,其与所述外导管连通;导入管,其设置于第一导管内且用于待检测物质的置放与流通;层析测试段,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内且用于待检测物质的层析反应。本发明提供的凝血检测装置,其外导管与检测者的血液导管末端进行连接以建立血液通道,将血流引入到检测段中,在层析测试段进行反应并显色,告知具体待检测物的浓度,便能快捷地得到堵管的凝血机制是否发生或者发生的程度如何,方便医护人员快速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凝血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时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血管通路的建立逐步从浅表静脉发展到外周静脉和深静脉介入的方式建立高流量多用途的血管通路,多以血管内导管的方式进入血管。血管内导管主要的失败(失效)风险来自于导管堵塞,血管内导管形成堵塞则必须拔出导管并重新置入新导管,如此,便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损伤和治疗成本。如何降低血管堵塞的发生,以有效降低治疗成本和治疗周期,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
血管内导管堵塞中70%的堵塞是由血栓形成导致的,血栓的早期预防和发现成为了临床治疗中高度关注的领域。现有技术实现方式是采用对导管进行冲洗、生理盐水封管、注射溶栓药物等方法进行预防,但仍不能做到在血栓形成早期,对血栓采取针对性处理。
1846年,Virchow论证了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得到了医疗领域一致认可,主要由于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高凝状态三大要素导致。每种原因均可以产生特定的生物和化学标志物,例如在血栓形成初期会启动凝血因子或D-二聚体产生。对特定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有效识别导管周围血液是否启动了凝血机制或血栓形成。
现有对标志物的检测多以抽血后送达临床试验室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后在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再或通过超声设备对导管进行超声探测进行诊断。这种方式不利于快速和周期化的进行监测,因此急需一种临床床旁即可快速得出结论并可以有效和导管连接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血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能快速与血管导管连接,能通过血液与检测试剂的反应,通过反应结果可以快速判断得到堵管的凝血机制是否发生或发生的程度,便于护理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凝血检测装置,其包括待检测物质导入段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段;
所述待检测物质导入段包括:
外导管,其入口端用于与血液导管连通;
以及锁定接头,其设置于所述外导管上,且靠近于所述入口端;
所述检测段包括:
第一导管,其与所述外导管连通;
导入管,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内,且用于待检测物质的置放与流通;
层析测试段,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内,且用于待检测物质的层析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凝血检测装置,其待检测物质导入段的外导管与检测者的血液导管末端进行连接,连接后建立血液通道,将血流引入到检测段中,在层析测试段进行反应并显色,根据显色反应获悉具体待检测物质的浓度,便能快捷地得到堵管的凝血机制是否发生或者发生的程度如何,方便医护人员快速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层析测试段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凝血检测装置还包括单向截止阀,该单向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外导管上,且与所述检测段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佘钊炜,未经佘钊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0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图像识别信息调节电路
- 下一篇:多维圆形移动支架及多维运转太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