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玻璃成型装置及形成3D玻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9858.9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夙萱;陈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1 | 分类号: | C03B19/01;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平;周永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成型 装置 形成 方法 | ||
1.一种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载台,包括:
一衬底;以及
一模具,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模具包括直接接触所述衬底的下表面以及相对于所述下表面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模具的所述上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曲面区域;以及
一加热器,对应所述载台设置,其包括:
一加热衬底;以及
至少二个加热单元,对应于所述模具的所述上表面设置在所述加热衬底表面,其中所述加热单元中的每一个可独立调节温度;
其中所述加热单元的至少一个对应于所述曲面区域,而所述加热单元的至少另一个不对应于所述曲面区域;
所述3D玻璃成型装置可依任意方向和任意角度在一水平面上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玻璃成型装置还包括一重力方向调节单元,控制所述3D玻璃成型装置的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板、加热线圈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金属材料、石墨材料、石膏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含至少两个曲面区域,且所述曲面区域分别具有不同曲率半径并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加热单元。
6.一种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
(b)提供一玻璃,设置在所述3D玻璃成型装置的所述模具上;以及
(c)将所述加热单元中对应于所述曲面区域的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调整至一第一温度,并将所述加热单元中不对应于所述曲面区域的至少另一个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调整至一第二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可使所述玻璃产生软化,且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所述3D玻璃成型装置倾斜以调整重力方向相对所述玻璃的角度,以使所述玻璃对应于所述曲面区域的一部分被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软化并受重力影响而至少部份贴合于所述模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含至少两个曲面区域,且所述曲面区域分别具有不同曲率半径并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加热单元,针对所述曲面区域的每一个分别进行步骤(c)。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玻璃的软化温度,且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玻璃的软化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的范围是从600℃到9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玻璃为钠钙玻璃时,所述第一温度大于600℃,当所述玻璃为铝硅酸玻璃时,所述第一温度的范围是从700℃到900℃。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玻璃为钠钙玻璃时,所述第二温度小于600℃,当所述玻璃为铝硅酸玻璃时,所述第二温度小于700℃。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板、加热线圈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3D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金属材料、石墨材料、石膏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8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索茶碱杂质A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