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识别元件的挖掘与验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9798.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4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徐京芝;康广博;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01 | 分类号: | C07K14/01;C07K16/08;C12N15/34;C12N15/70;C12N1/21;G01N33/569;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耐药 不动 杆菌 识别 元件 挖掘 验证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具有如SEQ ID NO.1或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至少80%序列同源性的序列,本发明提供的尾丝蛋白在识别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方面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用于制备识别鲍曼不动杆菌的试剂。本发明提供的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的制作方法可实现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的大量表达及制备,且分离纯化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污水和许多医疗环境中的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严重的医院皮肤、泌尿系统等的感染。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逐年加重。在许多国家,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也是导致病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特异性检测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威胁的关键。因此如何检测致病菌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找到一些可选的方法来检测和治疗这些细菌。传统的临床标准诊断方法总是需要耗时的细菌培养和费力的DNA提取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许多其他的努力来开发快速和简单的细菌检测方法。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探索新的方法,其中噬菌体及其噬菌体尾丝蛋白被认为是有用的诊断工具。
噬菌体是一种能感染细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如同其他病毒,噬菌体是一种专性寄生生物,它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繁殖。当噬菌体感染宿主菌时,噬菌体会将DNA等遗传物质注入到宿主菌内,并利用宿主菌的DNA复制、蛋白表达系统进行自身的复制。侵染时,噬菌体利用粘着结构来与它们的细菌宿主结合。噬菌体的特异性由其自身的一系列蛋白质来定义,所述一系列的蛋白质对于与目标细胞的结合是重要的。噬菌体-细菌体系在自然界中已经进化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噬菌体以高特异性的方式识别它们的宿主细菌,并且具有高水平的结合亲和性。
最近,尽管据报道完整的噬菌体检测细菌的特异性高,但其固有的对宿主细菌的强溶解性妨碍了下游的识别和检测,尾丝蛋白被认为是更合适的负责特定的初始识别宿主细菌的生物素。因此尾丝蛋白可能作为潜在生物识别元素用来检测细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地人工合成噬菌体尾丝蛋白。因此,噬菌体及其尾丝蛋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尾丝蛋白,目前研究还比较少,且尾丝蛋白是否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识别作用仍缺乏相关数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尾丝蛋白在特异性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其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至少80%序列同源性的序列;
或者,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至少80%序列同源性的序列。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的尾丝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
其中,SEQ ID NO:1所示的尾丝蛋白由20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22kDa,SEQID NO:2所示的尾丝蛋白由69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76kDa。
本发明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是鲍曼不动杆菌,特别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识别元件,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尾丝蛋白的多核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