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葵的灭杀剂及防治附着大型海藻的海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644.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鲍时翔;邹潇潇;孟天;陈佐;符青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N43/16;A01P15/0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葵 灭杀 防治 附着 大型 海藻 方法 | ||
本申请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公开提供了一种海葵的灭杀剂及防治附着大型海藻的海葵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海葵的灭杀剂,由茶籽饼和海水制成,按公斤/升计,所述茶籽饼与海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6)。所述防治附着大型海藻的海葵的方法为采用上述灭杀剂对大型海藻附着的海葵进行灭杀。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有效杀灭海葵附着大型海藻,同时对养殖的大型海藻无损害,无毒副作用,另外茶籽饼可为大型海藻提供有机养分。本发明所述方法省时省力,可减少养殖过程中大型海藻附着海葵的数量,提高大型海藻品质,同时降低大型海藻养殖过程中的劳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葵的灭杀剂及防治附着大型海藻的海葵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藻(Alga,seaweed)是海洋生物资源的一大家族,种类多,分布广,为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已发现的海藻有3万多种,但迄今被人类广为利用的只有100余种。其中资源丰富,利用价值较高的海藻主要是大型海藻,常见的有红藻、褐藻和绿藻三大类海藻。大型海藻中含有各种藻胶、蛋白质、氨基酸、褐藻酸钠、褐藻氨酸、藻类淀粉、甘露醇、糖类、甾醇类化合物、丙烯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大量无机盐如卤化物、碳酸盐、氧化钙、钾、镁等成分,在工业、农业、食品、药用及化妆品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极具开发价值。
污损生物系指附着船底、浮标和一切人工设施上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其种类繁多,包括细菌、附着硅藻和许多大型的藻类以及自原生动物至脊椎动物的多种门类。据统计世界海葵约2000种左右,我们沿海主要污损生物约200种。海葵为腔肠动物门(Soelenterala)珊瑚纲(Anthozoa)海葵目(Actiniaria)动物,已发现的共有1000多种,其个体柔软,触手成葵花状排列,有粉红色、绿色、暗褐色等多种体色。海葵和其他污损生物一样,常几种或几十种大量的栖息在船底或其他浸海设施的表面,影响船体的航行速度,附着在网箱上不但造成网箱网衣堵塞,减少海水的流动交换,导致养殖环境变差,造成养殖动物疾病多发。
目前用于海洋防污损生物的方法有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物理防除法是指包括用力、热、声、光、电等物理手段去除藤壶等海葵的方法。化学防除法是利用氯化亚铜、有机锡、辣椒素等物质杀死污损生物或减少污损生物的吸附。生物防除法是指利用生物的捕食和微生物的某些次级代谢产物诱导或抑制作用去除污损生物。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长茎葡萄蕨藻及鸡冠菜等大型海藻认可程度提高,其人工养殖技术也发展起来。但在养殖过程中海葵等污损生物附着养殖海藻的问题也呈现出来。由于附着海葵数量多人工清除费时费力且难以清除干净,对大型海藻的外观品质的影响很大,并增加了人工养殖成本。另外由于海葵本身能释放毒液,对养殖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现有防除污损生物的物理方法会对长茎葡萄蕨藻造成损伤,化学方法使用的药剂含有重金属不适用于大型海藻的养殖,而生物方法目前尚未筛选出有效防治海葵等污损生物的生物制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防治附着养殖海藻的海葵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葵的灭杀剂,由茶籽饼和海水制成,按公斤/升计,所述茶籽饼与海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6)。
茶籽饼即茶粕,又称茶麸、茶枯,呈紫褐色颗粒,茶籽饼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鱼的红细胞溶解,故能杀死鱼类、螺蛳、河蚌、蛙卵、蝌蚪、沙蚕和一部分水生昆虫,因此茶籽饼被广泛应用于鱼塘清塘和稻田及高档草坪杀虫、蚯蚓、地老虎和其它害虫。目前利用茶籽饼进行海葵的防治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发明利用茶籽饼浸出液与海水按一定特定比例混合用于大型海藻附着的海葵的灭杀,同时对大型海藻无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