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童喂药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9528.X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梅;于振燕;付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梅 |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6603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喂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儿童喂药器,具体涉及儿童喂药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药液搅拌瓶,所述药液搅拌瓶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药液输出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搅拌连接座,所述搅拌连接座的上端焊接有第二内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搅拌瓶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外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搅拌瓶的上端焊接有第一外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输出构件的下端焊接有第一内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搅拌瓶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透窗,所述药液输出构件的内部贯穿焊接有气压管。本发明儿童喂药器大多能便捷快速的对药液进行搅拌,装置喂药装置与患者口部接触位置处为软质医用硅胶材质构件,装置壳体为不锈钢材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喂药器技术领域,具体是儿童喂药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儿童喂药器(授权公告号CN209630194U),该专利技术通过卡块和卡槽的设置,使得医疗人员可以对喷雾嘴进行清洗,防止了长期使用而导致细菌滋生,从而达到了方便拆卸和清洗的目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儿童喂药器大多不能便捷快速的对药液进行搅拌,大多为手动混合搅拌药物,搅拌的均匀度较低,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大多装置喂药装置整体为较硬的材质,喂药的舒适度较低,易对患儿造成恐惧心理,不利于下次喂药的效率,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大多装置整体为塑料材质,使用寿命较短,易损坏,不利于装置长期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儿童喂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儿童喂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儿童喂药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药液搅拌瓶,所述药液搅拌瓶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药液输出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搅拌连接座,所述搅拌连接座的上端焊接有第二内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搅拌瓶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外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搅拌瓶的上端焊接有第一外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输出构件的下端焊接有第一内螺纹连接段,所述药液搅拌瓶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透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输出构件的内部贯穿焊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打气杆,所述药液输出构件的内部一侧贯穿焊接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的下端焊接有过滤头,所述出药管的上端一侧安装有阀门,所述出药管的上端一侧临近阀门的位置处安装有限位片,所述出药管的另一端贯通焊接有药嘴,所述药嘴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出药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连接座的内部安装有马达,所述搅拌连接座的上表面位于出药管的上端位置处焊接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底座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池,所述底座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底座的一侧前表面安装有按键,所述药液搅拌瓶的内部下表面放置有第二磁吸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药液搅拌瓶与药液输出构件的壳体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所述透窗为一种透明玻璃材质的构件,且透窗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搅拌瓶与药液输出构件通过第一外螺纹连接段与第一内螺纹连接段转动连接,所述药液搅拌瓶与底座通过第二外螺纹连接段与第二内螺纹连接段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压管、打气杆与出药管均为一种硬质塑料材质的构件,所述限位片与药嘴为一种医用硅胶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搅拌瓶与出药管通过过滤头贯通连接,所述出药管与药嘴通过阀门贯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的输出端通过按键与控制板的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控制板的输出端与马达的输入端电极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均为一种椭圆形胶囊状磁吸构件,所述第二磁吸件通过第一磁吸件转动连接于药液搅拌瓶的内部下表面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梅,未经吴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