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尘气体输送管道以及含尘气体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362.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F23J11/00;F23J15/02;F23J15/06;F23J15/08;F16L5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辜桂芳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输送 管道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含尘气体输送管道以及含尘气体输送方法。该含尘气体输送管道包括:第一上升管,所述第一上升管的输入端与含尘气体发生设备的出气口连接;第一下降管,所述第一下降管的输出端以朝向除尘器下部的方向与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上升管和第一下降管的连接处形成开口向下的钝角。输送管道不含有水平设置的管体,因此不易产生管道堵塞问题,可降低清灰的频率;由于管体不是水平设置的,清灰时沉积在管道内的固体颗粒物杂质更容易移动,因此清灰更加容易。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以朝向除尘器下部的方向与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这样进入除尘器的含尘气体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对过滤结构的冲刷力度小,不会造成二次扬尘及温度分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尘气体输送及过滤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含尘气体输送管道以及含尘气体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燃烧炉中物质燃烧后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含尘气体,在排放之前需要对这些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含尘气体在进入除尘器之前通常采用连接燃烧炉出口和除尘器进气口的管道进行运输。由于燃烧炉和除尘器的地理位置落差,管道要么采用单根管体直接连接燃烧炉出气口和除尘器进气口,要么采用竖直管体和水平管体进行组合的管道,这样易引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管道输出端向上设置,如此导致进入除尘器的含尘气体直接向上流动而对过滤结构进行冲刷,造成二次扬尘及温度分配问题;2.燃烧炉的含尘气体不能及时地排出,易引起燃烧不充分和安全问题;3.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杂质易在水平管体上堆积,从而造成管道堵塞和清灰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含尘气体输送管道以及含尘气体输送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尘气体输送存在的管道堵塞和除尘器内二次扬尘及温度分配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含尘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含尘气体输送管道包括:
第一上升管,所述第一上升管的输入端与含尘气体发生设备的出气口连接;
第一下降管,所述第一下降管的输出端以朝向除尘器下部的方向与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上升管和第一下降管的连接处形成开口向下的钝角。
首先,本发明的含尘气体输送管道不含有水平设置的管体,因此含尘气体内的固体颗粒物杂质不易沉积在管道内,不易产生管道堵塞问题,可以降低清灰的频率;并且由于管体不是水平设置的,清灰时沉积在管道内的固体颗粒物杂质更容易移动,因此清灰更加容易。其次,本发明的含尘气体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以朝向除尘器下部的方向与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这样进入除尘器的含尘气体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对过滤结构的冲刷力度小,不会造成二次扬尘及温度分配问题。可见,本发明的含尘气体输送管道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上升管与含尘气体发生设备的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二上升管,所述第二上升管竖向放置。由于第二上升管竖向放置,因此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杂质不会沉积在第二上升管内,这样减少了固体颗粒物杂质在上升管内的沉降面积;并且,竖向设置的第二上升管还可以促进含尘气体的排出。
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上升管与第二上升管的夹角为钝角。由此,减小含尘气体的移动阻力,使含尘气体可以更通畅地流动,从而使含尘气体发生设备产生的含尘气体可以及时地排出。
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下降管与除尘器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下降管,所述第二下降管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一下降管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竖向放置;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设于第一管体与除尘器的进气口之间。
由于具有竖向放置的第一管体,固体颗粒物杂质不会再第一管体内沉积,因此减少了固体颗粒物杂质在下升管内的沉降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淬产物的三相分离装置和水淬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打包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