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168.3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成发;邱松青;吉顺文;于桓飞;郑敏生;何耀辉;施齐欢;闫滨;王凯;唐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G01B21/02;G01B21/32;E02B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姜雯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垂 监测 设施 断线 清除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段不锈钢丝、钢丝绳、手拉葫芦;所述每段不锈钢丝的一端弯折成钩状,不锈钢丝按其段数沿所述钢丝绳的横断面圆周上等分布置,并顺钢丝绳长度方向贴靠在钢丝绳的下端,采用卡箍将不锈钢丝固定于钢丝绳上;钢丝绳上端穿过设于所述手拉葫芦下部的挂钩,采用卡扣将钢丝绳上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葫芦通过设于其上部的挂钩悬挂于可调整高度的三脚支架上,三脚支架置于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长度长于倒垂孔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丝设有四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量取倒垂孔孔口至锚固端顶部的深度L0、孔口至浮桶底部的距离L1及孔口剩余的已断裂的倒垂线长度Lx,则孔内剩余倒垂线长度为L=L0+L1-Lx;
S2、将若干段弯折成钩状的不锈钢丝通过卡箍固定于钢丝绳上;
S3、在倒垂孔孔口地面处安放三脚支架,调整支架高度,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将三脚支架顶部对准倒垂孔中心,并安装好手拉葫芦;
S4、将一端装有不锈钢丝弯钩的钢丝绳慢慢放入倒垂孔内,当钢丝绳遇阻、且经多次尝试均无法下放时,沿孔壁转动钢丝绳,使断裂的倒垂线逐渐缠绕在钢丝绳上,转动的同时尝试拉动钢丝绳,当明显感觉到钢丝绳受力且无法拉动时,将钢丝绳拉紧,并将钢丝绳上端悬挂于手拉葫芦下部的挂钩上,采用卡扣将钢丝绳上端固定;
S5、拉动手拉葫芦,直至倒垂孔内倒垂线断裂,将断裂的倒锤线体取出,量取断裂的倒锤线体长度l0,则孔内剩余倒锤线体长度为l=L-l0;
S6、重新下放钢丝绳并重复S4、S5步骤,当剩余倒垂线长度l小于倒垂孔直径时,则认为断裂倒垂线已清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卡箍设置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垂监测设施断线清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钢丝绳的长度长于倒垂孔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1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