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941.4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迅;尹艳树;冯文杰;张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高兰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点 地质 统计 地震 反演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①:调研岩石相与物理属性统计关系、②:建立工区网格和符合工区的训练图像、③:将实测的井数据分配到最邻近的网格节点上、④:赋工区网格初始属性值、⑤:迭代反演和⑥:计算地震记录匹配率;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后一次迭代过程未能体现先期迭代反演结果对后期迭代预测的影响,增加了反演随机性和计算负荷的缺点,具有通过选择部分数据模式对待估网格处进行模拟,提高了运算效率,提高了反演结果的连续性与准确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是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后期,基于两点地质统计学反演的方法成为地震储层反演主流技术。
传统的两点地质统计学反演中(Deutsch,1992;Hass and Dubrule,1994;杨锴2012等),储层空间相关性主要通过变差函数进行刻画。但是两点地质统计方法仅考虑空间两点相关性,对复杂形态储层的表征难以胜任(尹艳树等,2009,2011;杨培杰等,2013,2014)。
为了更好刻画储层形态复杂变化特征,需要考虑多个空间点联合分布。Gonzalezet al(2008)首次尝试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于储层反演中,表明了多点地质统计方法在反演中应用的良好前景,
但是后一次迭代过程未能体现先期迭代反演结果对后期迭代预测的影响,增加了反演随机性和计算负荷。
后面多点反演研究越来越多(Cheolkyun Jeong,2017;刘兴业,2018;尹艳树,2018等)。尽管多点反演较两点反演在刻画储层形态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有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反演多是叠后反演,未充分利用地震数据(如横波信息),叠前反演对储层预测精度比叠后反演高早已成为共识。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调研岩石相与物理属性统计关系
根据井数据解释成果,获取不同岩石类型的弹性参数,如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建立不同岩石弹性参数的累积分布图;这些参数的分布函数作为后期多点地质统计学相控建模下岩石弹性参数抽样的依据;
②:建立工区网格和符合工区的训练图像
根据实际工区范围选择合适的网格尺寸大小,对工区进行网格划分,建立网格模型;通过基础地质研究,获得研究区岩石相形态学特征及其沉积模式,常用的获取方法有基于目标的非条件建模、基于沉积过程建模、地震资料以及地质人员勾勒地质图件数据化等;
③:将实测的井数据分配到最邻近的网格节点上
实测井数据上包括岩相、密度、纵横波信息,将这些数据作为硬数据分配到最邻近的网格节点上;当一个网格中存在多个井数据时,选择离网格中心最近的数据点作为硬数据;
④:赋工区网格初始属性值
为了确保迭代过程中地震道合成记录的顺利计算,需要对工区待估点赋予初始属性值,包括密度值、纵波速度值以及横波速度值;参考步骤1中统计的工区不同岩相弹性参数的分布函数,如待估点都给平均密度值和平均纵横波速度值;
⑤:迭代反演
每一次迭代反演均要遍历所有网格,因此工区的反演结果由多个待估处的反演结果构成。
⑥:计算地震记录匹配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隔水墙切割机
- 下一篇:高压罐及制造高压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