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方向盘骨架批量打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8867.6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1/02;B24B41/06;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锦开创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11 | 代理人: | 李潇潇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方向盘 骨架 批量 打磨 设备 | ||
1.一种汽车方向盘骨架批量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和分别安装在加工台(1)上的定位机构、旋转机构、打磨机构、检测机构、水平移动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导向机构、上料抓取机构和下料抓取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若干个横向并排设置在加工台(1)上的定位组件(2),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组件(3),旋转组件(3)的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定位组件(2)的内部传动连接,打磨机构位于定位机构的一侧,打磨机构包括与每个转台对应的打磨刀(4),矫正机构位于打磨机构的一侧,矫正机构包括检测台和位于检测台上与每个定位组件(2)对应的检测头(5),上料机构位于矫正机构的一侧,上料机构包括与每个定位组件(2)对应的上料输送机(6),下料机构位于定位机构远离打磨机构的一侧,下料机构包括与每个定位组件(2)对应的下料输送机(7),水平移动机构呈水平位于加工台(1)的上方,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能够水平移动的移动架(8),导向机构、上料抓取机构和下料抓取机构分别安装在移动架(8)的内部,导向机构位于移动架(8)的内部中心处,上料抓取机构和下料抓取机构等间距分别设置在导向机构的两侧,导向机构包括与每个定位组件(2)对应的导向组件(9),上料抓取机构包括与每个定位组件(2)对应的抓取旋转组件(10),下料抓取机构包括与每个定位组件(2)对应的抓取组件(11);
每个所述定位组件(2)均包括上盘(12)、下盘(13)、第一电机(14)、定位销(15)、螺纹杆(16)、升降块(17)和四个能够抵触工件的定位块(18),下盘(13)呈水平设置在加工台(1)的上方,上盘(12)呈水平位于下盘(13)的正上方,上盘(12)的底部边缘处通过第二支架与下盘(13)的顶部连接,第一电机(14)呈竖直固定安装在下盘(13)的顶部中心处,螺纹杆(16)呈竖直设置在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螺纹杆(16)的顶部能够转动的插设于上盘(12)的底部中心处,升降块(17)呈水平设置在螺纹杆(16)上,升降块(17)上设有用于供螺纹杆(16)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定位销(15)呈竖直固定安装在上盘(12)的顶部中心处,四个定位块(18)呈十字形分布设置在定位销(15)的圆周方向,每个定位块(18)的底部分别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铰接板(19),每个第一铰接板(19)的顶部一端分别与每个定位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一铰接板(19)靠近每个定位块(18)的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座(20),每个铰接座(20)分别与上盘(12)连接,每个第一铰接板(19)的两侧分别通过铰接柱与每个铰接座(20)铰接设置,每个第一铰接板(19)远离每个定位块(18)的一端分别铰接设有第二铰接板(21),每个第二铰接板(21)的一端分别向上盘(12)的下方延伸,上盘(12)上设有用于供每个第二铰接板(21)移动的避让通口(22),升降块(17)上设有与每个第二铰接板(21)对应的第三铰接板(23),每个第三铰接板(23)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块(17)和每个第二铰接板(21)的延伸端铰接设置;
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底部支架(24)、第二电机(25)、旋转轴(26)和两个轴座(27),底部支架(24)呈水平固定安装在加工台(1)的底部,旋转轴(26)呈水平设置在底部支架(24)的内部,两个轴座(27)分别呈竖直安装在底部支架(24)的两端,旋转轴(26)的两端分别能够旋转的插设于每个轴座(27)的内圈并且向外延伸,第二电机(25)呈水平位于其中一个轴座(27)的一端,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与旋转轴(2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5)通过第三支架与底部支架(24)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定位组件(2)的下盘(13)底部中心处分别设有呈竖直并且能够向底部支架(24)内部延伸旋转的旋转柱(28),旋转轴(26)上设有与每个旋转柱(28)对应的第一锥齿(29),旋转柱(28)上设有与每个第一锥齿(29)对应的第二锥齿(30);
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丝杆传动机(31)、移动横板(32)和两个直线滑轨(33),移动横板(32)呈水平设置在定位机构的一侧,丝杆传动机(31)呈水平设置在移动横板(32)的下方中心处,移动横板(32)上设有与每个打磨刀(4)对应的刀柄(34),每个刀柄(34)分别与每个打磨刀(4)固定连接,丝杆传动机(31)的底部通过第四支架与加工台(1)的台面固定连接,丝杆传动机(31)的输出端与移动横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直线滑轨(33)分别呈水平设置在丝杆传动机(31)的两侧,每个直线滑轨(33)的内部分别设有能够在每个直线滑轨(33)内部滑动的滑块,每个滑块的顶部分别与移动横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上料输送机(6)靠近矫正机构的内部一端分别设有两个能够与工件接触的挡块(35),两个挡块(35)对称设置在上料输送机(6)的内部;
所述上料抓取机构还包括第一矩形升降框(53)和第二气缸(54),第二气缸(54)呈竖直位于移动架(8)的内部一端,第二气缸(54)的输出端向下设置,第一矩形升降框(53)呈水平位于第二气缸(54)的下方,第二气缸(54)的输出端与第一矩形升降框(53)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矩形升降框(53)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柱(55),移动架(8)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供每个第二导柱(55)穿行的第二导套(56),每个抓取旋转组件(10)均包括第三电机(57)和第一卡盘(58),第三电机(57)呈竖直固定安装在第一矩形升降框(53)的内部,第三电机(57)的输出端向下设置,第三电机(57)的输出端设有能够转动贯穿第一矩形升降框(53)的底部两面向下延伸的延伸转柱(59),第一卡盘(58)呈竖直位于延伸转柱(59)的底部,第一卡盘(58)的输出端向下设置,第一卡盘(58)的输出端分别设有能够夹紧工件的第一夹爪(60);
所述下料抓取机构还包括第二矩形升降框(61)和第三气缸(62),第三气缸(62)呈竖直位于移动架(8)的内部远离第二气缸(54)的一端,第三气缸(62)的输出端向下设置,第二矩形升降框(61)呈水平位于第三气缸(62)的下方,第三气缸(62)的输出端与第二矩形升降框(6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二矩形升降框(61)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三导柱(63),移动架(8)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供每个第三导柱(63)穿行的第三导套,每个抓取组件(11)均包括第二卡盘(64),第二卡盘(64)呈竖直固定安装在第二矩形升降框(61)的底部,第二卡盘(64)的输出端向下设置,第二卡盘(64)的输出端分别设有能够夹紧工件的第二夹爪(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8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热管技术的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以碳酸丙烯酯为主溶剂的电解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