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绞式光缆正弦绞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8695.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欧;华金婷;曹剑翔;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庞翠 |
地址: | 213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绞式 光缆 正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绞式光缆正弦绞合方法,绞合单元以正弦曲线方式围绕中心加强件进行绞合,正弦绞合旋转角度为±(180°~270°)。本发明使松套管在光缆中的绞合余长全部可以形成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可以获得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最大化,用较少的松套管绞合长度得到需要的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充方提高光纤等材料的利用率,且光缆受到拉伸时松套管内的光纤不会受到牵拉而引起光纤应变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同时提高光缆的拉伸性能和高低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层绞式光缆正弦绞合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层绞式光缆的绞合单元(如:松套管、紧包光纤等)以螺旋绞合,即:S向单一绞合方式和SZ型绞合,即:SZ正反交替绞合方式,用来组装光缆缆芯、增加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改善光缆弯曲性能、高低温性能、提高光缆的拉伸性能。螺旋绞是将除中心单元(即:中心加强元件或已成缆缆芯)外其他所有缆芯绞合元件以一定的绞合节距绞合在中心元件周围,对于松套层绞式光缆,通过绞合节距的控制使光纤在光缆中产生一定的余长,即光缆中光纤的绞合结构余长;SZ绞合是将除中心单元外其他所有缆芯绞合元件以一定的绞合节距和旋转周数(通常10π-16π)、通过S向和Z向交替相间、绞合在中心单元周围,这种方式除了通过绞合节距的控制获得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外,在光缆受到拉伸时绞合的松套管只在SZ换向点处可以展开产生余长,进一步改善拉伸,但由于换向点较少且对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贡献有限,平均到每个节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传统成缆的绞合方式,在光缆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减小光缆绞合单元(松套管)的绞合节距(即增加绞合长度)来获得更多的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来增加光缆的拉伸性能。
其中,螺旋绞合和SZ绞合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计算方法如下:
ε1-螺旋绞合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 r0-中心加强件半径与松套管半径之和,r1-中心加强件半径与松套管壁厚、等效光纤束半径之和,P-光缆缆芯绞合节距。
ε2-SZ绞合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r0-中心加强件半径与松套管半径之和,r1-中心加强件半径与松套管壁厚、等效光纤束半径之和,P-光缆缆芯绞合节距,ε'-换向点展开形成的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可忽略不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层绞式光缆正弦绞合方法,光缆内绞合单元以正弦曲线的方式绞合在中心加强件外,能够获得稳定的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该种绞合方式的光缆具有稳定的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较高的抗张强度和良好的高低温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层绞式光缆正弦绞合方法,绞合单元以正弦曲线方式围绕中心加强件进行绞合,正弦绞合旋转角度为±(180°~270°),正弦绞合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计算式如下:
式中:ε3-正弦绞合光缆中光纤的结构余长,LT-n个周期绞合单元长度,L0-n个周期的光缆长度,r0-中心加强件半径与松套管半径之和,T-一个周期的光缆长度,n-绞合周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中心加强件的直径为1.0mm~10.0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松套管直径1.0mm~6.0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个周期光缆长度60mm~600mm,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母乳喂养问题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