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327.8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133/08;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粘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减粘膜,包括基膜和UV减粘层,UV减粘层为UV减粘胶粘剂的涂层,UV减粘胶粘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80~85%的压敏胶,压敏胶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55~65%的醋酸丁酯、32~36%的丙烯酸丁酯、3~5%的丙烯酸、2%的丙烯酸羟丙酯和0.03~0.05%的第一光引发剂;14~19%的光敏多官能团低聚物;0.1~0.4%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0.3~0.7%的第二光引发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UV减粘膜的制备方法。该UV减粘膜在紫外光照前,180°剥离强度达15N/25mm;紫外光照后,180°剥离强度降低至0.3N/25mm,具有光致失粘性,且失粘与物件分离后无残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粘膜由于具有粘性好、性质稳定和易用的特点,在各应用领域例如电子、汽车、日用品中被广泛用作粘合件。当需要高强度和长期粘合时,经常使用高强度的胶粘膜,与此同时,物件与胶粘膜的脱粘合过程更难以进行。例如传统的胶粘膜在电子加工过程中:由于在制造加工过程中需要保持较高的粘度,由于不能减粘,加工完毕的产品的拆卸或拾取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胶粘膜不能减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减粘膜,包括基膜和UV减粘层,所述UV减粘层为UV减粘胶粘剂的涂层,所述UV减粘胶粘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
80~85%的压敏胶,所述压敏胶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55~65%的醋酸丁酯、30~38%的丙烯酸丁酯、3~5%的丙烯酸、1~4%的丙烯酸羟丙酯和0.03~0.05%的第一光引发剂;
14~19%的光敏多官能团低聚物;
0.1~0.4%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
0.3~0.7%的第二光引发剂。
较优地,所述第一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1173;所述第二光引发剂包括以下组分:光引发剂TPO和光引发剂1173,两者的质量比为1:0.9~1.1。
较优地,所述光敏多官能团低聚物的官能团数≥4。
较优地,还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0.1~0.3%的增塑剂和0.1~0.3%的活性稀释剂。
较优地,所述UV减粘层的厚度为20~60微米。
较优地,所述基膜的材质选自PE、PET、PVC、ABS或PP中的任意一种。
较优地,所述基膜的透光率为92~9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的UV减粘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醋酸丁酯以及第一光引发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均匀后用UV光源照射引发反应,反应时间为10~30min,反应温度为90~100℃;反应结束后冷却产物得所述压敏胶;
2)按配比称取所述压敏胶、所述光敏多官能团低聚物、所述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所述第二光引发剂,混合后制得所述UV减粘胶粘剂;
3)准备基膜,将所述UV减粘胶粘剂均匀涂布在所述基膜上,涂成厚度为90~110微米的膜,加热干燥,所述基膜上形成所述UV减粘层,制得所述UV减粘膜。
较优地,步骤3)中,加热干燥使用的烘干装置具有至少6个烘干区,所述6个烘干区的温度分别设定为90~100℃、100~110℃、110~120℃、110~120℃、100~110℃和90~100℃,所述基膜在每个加热区的烘干时间为1~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