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347.3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涛;韩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泰欣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H01B7/02;H01B17/5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 ||
本发明属于机电产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导电管,包括装饰管和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装饰管内,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绝缘固定体,所述绝缘固定体内设置有金属导体。该导电管仅需将导电结构安装于装饰管内,无需其他线材介入,便能实现导电和取电,安装更方便,能有效避免传统导电管需穿数条电线的繁琐过程,提升导电管的生产效率,并能杜绝传统导电管因所穿电线的外包护层破损而导致的漏电危险,从而降低导电管的不良率,让生产可控,品质更优,并增强用电安全性;且与传统的电缆相比,该导电结构仅需将金属导体设置在绝缘固定体内即可,无需进行成缆处理、绑扎、填充等繁琐的加工过程,导电结构的制作更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管。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产品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对导电管或导电杆的需求也逐年增加。然而,传统用于过电的导电管类部件(如照明类灯杆、医疗电器的支撑臂等),其内部往往需要穿数条电线才能满足其导电和应用需求。而电线一般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且导线的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一方面,电线较软,穿线过程中电线遇外部阻力易发生弯曲,因而,穿线操作异常繁琐,耗时、耗人力,人力成本高;另一方面,穿线过程中,导线外包的轻软护层易破损而容易引发漏电,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人生安全。
另外,在一些场合,还采用电缆作为过电部件。而传统的电缆是将多根成缆处理后的电线设置于外护套内得到的;为保证由多根导线构成的缆芯不松散,在成缆过程中,还需将多根电线进行绑扎;而且,为保证成缆后的电缆的圆整和稳定,还需在外护套与缆芯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处理,其制作过程也相当繁琐,耗时、耗人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管,该导电管的导电结构简单、制作更简便;且该导电管安装方便,无需其他线材的介入,便能实现导电和取电(即将外部的用电产品与金属导体进行电连接);该导电管还能避免繁琐的穿线操作,并避免漏电,使用更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管,包括装饰管和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装饰管内,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绝缘固定体,所述绝缘固定体内设置有金属导体。
优选地,金属导体有多根,每根所述金属导体间隔分布在绝缘固定体内,即多根金属导体之间保持绝缘,从而能形成多条独立的导电通路,满足多种导电和取电需求;而且绝缘固定体能保护金属导体,并使导电结构与外界绝缘。
优选地,所述绝缘固定体设有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与金属导体的数量相同,且每根所述金属导体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装饰管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双D形孔,所述导电结构的截面呈与双D形孔适配的双D形,以使得导电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装饰管的双D形孔中,方便装饰管与导电结构的安装和拆卸;而且,该双D形孔还能起到定位并防止安装于装饰管内的导电结构转动的作用,从而使导电管的结构更稳定。
优选地,使用过程中,导电管通过设置取电孔,将金属导体部分漏出,从而方便取电;其中,所述取电孔设置在导电管的侧面和/或端面,从而无论在导电管的侧面还是端面均能实现取电。
优选地,所述装饰管为金属管、塑胶管、木材管或陶瓷管中的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该导电管仅需将导电结构安装于装饰管内,无需其他线材(如电线)的介入,便能实现导电和取电,该导电结构的安装更方便,能有效避免传统导电管需穿数条电线的繁琐过程,提升导电管的生产效率,并能杜绝传统导电管因所穿电线的外包护层破损而导致的漏电危险,从而能降低导电管生产的不良率,让生产可控,使导电管的品质更优,并增强用电安全性。而且,与传统的电缆相比,该导电管的导电结构仅需将金属导体设置在绝缘固定体内即可,无需进行成缆处理、绑扎、填充等繁琐的加工过程,导电结构的制作更简便,生产效率更高,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泰欣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泰欣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