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实时交通仿真分析系统与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7038.6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5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徐梅;李瑞敏;刘好德;戴晶辰;彭虓;高畅;许飒;赵屾;杜云柯;宋伟男;周康;安晶;刘洋;路熙;刘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H04L29/08;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数据 实时 交通 仿真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通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实时交通仿真分析系统与方法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仿真管理模块和用户终端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准备与存储,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互联网大数据、检测器、人工设计的仿真方案和仿真基础数据的信息;输入的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数据的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融合和数据转换。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OD反推、最短路求解等方法,简化了仿真过程,提高了仿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中依赖历史的、离线的数据才能实现交通仿真且仿真核心模型和算法无法与大数据形成良性交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实时交通仿真分析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等信息领域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对于交通研究和工程实践来说,又增添了一种强有力的综合性技术。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道路交通流基本理论与模型的逐渐完善,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传统的交通仿真软件不断升级完善,新的交通仿真软件不断涌现,其功能的全面性和应用的多样性为理论研究、交通规则、设计咨询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道路交通仿真在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当人们充分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并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计算机技术不断革新时,道路交通仿真面临着新的转折点。大数据的发展逐渐克服了交通仿真的传统瓶颈——数据制约,这为交通仿真带来了新的数据支撑。目前,交通大数据的获取已成为现实,以浮动车数据为代表的交通互联网大数据逐渐在城市交通的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现有的互联网公司侧重于收集分析历史和现状大数据,缺少对未来的科学判断;并且传统仿真中的分配算法和模型都是基于众多的假设,无法与大数据形成良性的交互关系。
因此,在当前阶段,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亟待结合逐渐成熟的交通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技术,突破传统的交通仿真的思维与技术路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实时交通仿真分析系统与方法,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OD反推、最短路求解等方法,简化了仿真过程,提高了仿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中依赖历史的、离线的数据才能实现交通仿真且仿真核心模型和算法无法与大数据形成良性交互的问题。
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实时在线交通仿真分析的系统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仿真管理模块和用户终端模块。
进一步,数据存储模块,负责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准备与存储,数据存储服务器主要接收来自互联网大数据、各类检测器、人工设计的仿真方案和仿真基础数据等各类信息。输入的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如道路类型、路网结构)和动态数据(如需求数据、导航数据)。
进一步,数据处理模块,依靠数据处理服务器负责数据的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融合、数据转换等。
进一步,仿真管理模块,采用仿真服务器群的管理模式,由均衡管理器负责分配每个服务器的仿真任务,以最大化利用硬件资源,提高仿真效率。监控终端则主要负责唤醒仿真服务器群和监控整个仿真过程,记录错误信息和故障,便于管理人员监督仿真进程,并及时处理仿真故障。
进一步,用户终端模块,在监控终端发送结束指令后,将仿真结果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库中,供用户观察仿真结果图表和视频,进行仿真分析等操作。
进一步,该系统包括数据层、内核层、功能层和应用层共四个层次。该系统以充分获取各类交通数据和信息为基础,运用内核层的多种模型,实现一系列模块的系统功能,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控制仿真系统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