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活菜种植园的营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6750.4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阳桂平;杜忠;蒋紫艳;周海平;赵海茗;张敏;舒义家;陈江平;段青艳;刘艳;唐琴;黄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源县资源林场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10;A01G24/20;A01G7/06;A01C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5414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活 菜种 营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活菜种植园的营建方法,属于独活技术领域。所述独活菜种植园的营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苗木培育;步骤2:苗木种植;步骤3:定植后的施肥管理;步骤4:病虫害防治;步骤5:覆盖处理;步骤6:第1批采收和去覆盖处理;步骤7:第1批采收后的施肥管理、第2批采收和拉枝处理;步骤8:第2批采收后的施肥管理和第3批采收;步骤9:间移。采用本发明的营建方法,可以将第1批独活菜的采收时间提前,采收后会促进多批萌发,并防止独活菜快速纤维化,通过拉枝处理、去覆盖物等方法延迟第3批独活菜的采收期,增加独活菜的产量,可以在淡季生产出质量优、产量高、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独活菜,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活菜种植园的营建方法,属于独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独活(学名:Aralia cordata Thunb.),又称为食用土当归,为药食两用的植物,生于林荫下或山坡草丛中,海拔1300m-1600m,在日本也有分布。独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主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痛痊,女子疮瘦,久服轻身耐老”。独活有祛风除湿、止痛、平肝息风、解毒疗疮、安神定悸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痈疽疮疡、痉病、瘙痒、惊悸、虚损、目赤肿痛等病证。
过去,独活主要以药用为主,采收量不大,野生独活的数量已足够。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品质,也会选择那些口感细腻、安全纯净的“绿色蔬菜”。现在,独活的嫩茎叶也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森林蔬菜,供不应求,造成大量的野生独活菜被过度采收。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山,采收及恢复困难,对生物多样性破坏也极大。
野生独活在春季萌发,在4月份左右,高度生长至40cm-55cm时,此时是最佳采收时期,可炒食、凉拌或腌食,比如嫩茎叶炒豆腐干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比如嫩茎叶炒鸡蛋,还具有润肺利咽,滋阴之效等。独活菜口感好,品质佳,有特殊的香气,又是其它蔬菜的生长淡季,因此十分畅销。
野生独活菜的采收期为4月中下旬到5月下旬,超过这些时期或低于海拔1100m以下人工全日照栽培的独活菜,其嫩茎会迅速木质化,纤维量骤增,口感差,食用价值不高或无法食用。上述现状严重制约了独活菜产业的发展。
鉴于此,亟需开发增加一种延长独活菜采收期、提高独活菜产量的培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鲜食独活采收期短、产量低、人工栽培技术缺乏等问题,提供一种独活菜种植园的营建方法。采用本发明的营建方法,可以将第1批独活菜的采收时间提前,采收后会促进多批萌发,并防止独活菜快速纤维化,通过拉枝处理、去覆盖物等方法延迟第3批独活菜的采收期,增加独活菜的产量,可以在淡季生产出质量优、产量高、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独活菜,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独活菜种植园的营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苗木培育
步骤1.1种子处理
第1年采收优良的独活种子,洗净后阴干,冷藏至第2年2月份,然后催芽,待有20%-40%种子露白时再进行播种;
步骤1.2苗床的准备与播种
将基质装入无纺布袋中,然后置于苗床上,将步骤1出芽的种子进行播种;
步骤1.3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后撒土覆盖,用1500倍多菌灵药液喷湿表面,搭小拱棚并覆盖薄膜,发芽后的7d内淋施萌芽肥,以后每隔7d淋施1次,5月份施展叶肥,6月份-10月份在薄膜上加盖遮阳网,每次施肥前均进行除草;
步骤2:苗木种植
步骤2.1:种植园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源县资源林场,未经资源县资源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