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6097.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刘忠奇;袁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广州本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4 | 代理人: | 朱彩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问诊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医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信息处理方法通过接收用户接通视频通话指令,打开摄像头,在视频采集区域检测到用户的人脸图像,识别人脸图像,并提取人脸图像中的第一生命体征信息;获取用户通过便携式穿戴式传感设备检测到的第二生命体征信息;将第一生命体征信息与第二生命体征信息分别与后台数据库中的基准生命体征信息做比较进行得到初步诊断结果,将初步诊断结果发送至用户。本技术方案实现视觉或触觉感知用户的生命体征信息,提高远程问诊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医疗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一方面,通过随访可以方便医生针对术后病人、特殊病人群以及慢性疾病等进行长期跟踪观察,使得医生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建议,对病情复发和恶化的病人及时安排治疗。
在实际操作中,患者有时对医务人员的随访不配合,不接听或不回复医护人员的电话或短信,或者对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回复不准确,导致医务人员未能及时准确掌握患者的病人的病情变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得到的患者病情不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远程问诊客户端,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接通视频通话指令,打开摄像头,在视频采集区域检测到所述用户的人脸图像,识别所述人脸图像,并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第一生命体征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通过便携式可穿戴传感设备检测到的第二生命体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生命体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生命体征信息分别与后台数据库中的基准生命体征信息做比较进行得到初步诊断结果,将所述初步诊断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生命体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生命体征信息分别与后台数据库中的基准生命体征信息做比较进行得到初步诊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将第一生命体征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中相对应的第一基准生命体征信息作比较,得到第一诊断结果;将第二生命体征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中相对应的第二基准生命体征信息作比较,得到第二诊断结果;
结合所述第一诊断结果以及第二诊断结果,得到初步诊断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提前输入的第三生命体征信信息;
将所述第三生命体征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中相对应的第三基准生命体征信息作比较,得到第三诊断结果,将所述第三诊断结果结合所述第一诊断结果和第二诊断结果,得到初步诊断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视频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息,从所述语音信息中提取用户的第四生命体征信息;
将所述第四生命体征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中相对应的第四基准生命体征信息做比较,得到第四诊断结果,将所述第四诊断结果结合第一诊断结果、第二诊断结果以及第三诊断结果,得到初步诊断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通过所述便携式可穿戴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历史第二体征信息,根据所述历史第二体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体征信息的变化趋势;
所述结合所述第一诊断结果以及第二诊断结果,得到初步诊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结合所述第一诊断结果、第二诊断结果以及所述第二体征信息的变化趋势得到所述初步诊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脏起搏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体洁厕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