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局部渗水隧道的微孔修复方法和修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5676.4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武旭;尚新民;王帆;余逸隆;王新灵;李明书;孙景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福建峻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玉仙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局部 渗水 隧道 微孔 修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局部渗水隧道的微孔修复方法及修复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待修复区域设置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为50至60mm,所述微孔的末端位于所述衬砌结构中;在所述微孔内设置管状疏导结构;将注浆管伸入所述管状疏导结构,并使得注浆管的末端穿出所述管状疏导结构,并插入土层中,所述注浆管的内径为10至20mm;通过所述注浆管进行注浆以进行修复;修复所述衬砌结构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局部渗水隧道的微孔修复方法不仅能够迅速可靠地完成局部渗透治理,而且微钻孔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结构的完整性,尤其适用于地铁隧道这种对可靠性要求非常苛刻的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局部渗水隧道的微孔修复方法和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基础工程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大规模建设、建设与养护并重和以养护为主建设为辅阶段,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处于地铁建设的高潮时期,在不远的未来,地铁隧道的维护和保养必将成为隧道工程的重要任务。
随着地铁隧道服务年限的增加,隧道病害例如渗漏、衬砌开裂、管片错台、道床开裂等问题逐渐凸显。众多病害中,渗漏水发生频繁,在运营地铁隧道中,因渗漏水原因导致的危害的案例占所有类型危害的70%。运营地铁隧道内发生渗漏水不但会造成隧道结构出现开裂、裂缝增大、内部钢轨生锈、内部结构装修腐蚀,伴随着渗漏水不断地加剧,甚至会隧道结构受到危害、使得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导致隧道内附属设备使用寿命变短。而且会导致运营隧道中的地铁供电线路短路、列车运行效率与安全性降低等,严重者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衬砌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平稳作业的用于局部渗水隧道的微孔修复方法及修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局部渗水隧道的微孔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300、在待修复区域设置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为50至60mm,所述微孔的末端位于所述衬砌结构中;
S400、在所述微孔内设置管状疏导结构;
S500、将注浆管伸入所述管状疏导结构,并使得注浆管的末端穿出所述管状疏导结构,并插入土层中,所述注浆管的内径为10至20mm;
S600、通过所述注浆管进行注浆以进行修复;
S700、修复所述衬砌结构的表面。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微孔的末端距离防水层3至5cm。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00中,将所述管状疏导结构设置在所述微孔内之后,在所述管状疏导结构与所述微孔的孔壁之间灌注水性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步骤S600包括如下步骤:
S610、通过所述注浆管进行第一浆料的灌注;
S620、通过所述注浆管进行第二浆料的灌注;
所述第一浆料的凝浆速度高于所述第二浆料的凝浆速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浆料为发泡聚氨酯树脂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浆料为SILICA SHOT浆料或者改性环氧树脂浆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S610包括如下步骤:
S611、开始通过所述注浆管灌注所述第一浆料并记录初始的灌浆压力P初始1;
S612、持续灌浆;
S613、判断当前的灌注压力P是否大于P初始1+ΔP1,若是,则执行S614,否则继续判断,其中,ΔP1为第一预设压力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福建峻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福建峻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传感器融合智能集成车及其装调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腔结构模壳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