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加工用面料自动熨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5525.9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6C15/00 | 分类号: | D06C1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云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1 | 代理人: | 张莲珍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工用 面料 自动 熨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装加工用面料自动熨烫装置,该装置采用正向卷绕和反向卷绕的方式对面料进行熨烫,且面料的运动路径为折线形,使得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大幅缩小面料熨烫装置的体积,且装置为全自动熨烫,整个熨烫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只需人工在熨烫前将面料卷筒架设于转动架上以及在熨烫结束后取下面料卷筒即可,大大缩减了工人的工作量,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用人成本,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服装加工用面料自动熨烫装置。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面料在制作成服装之前,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其中就包括对面料进行熨烫,熨烫可以使面料变得平整顺滑,保证制成的服装的具有较好的观感。
目前,大批量的面料熨烫一般需要使用面料熨烫机。现有的面料熨烫机一般采用铺平熨烫的方式——即将面料铺在流水线输送带上,使随输送带运动的面料经过蒸汽熨烫装置,从而对面料进行熨烫加工。这种熨烫方式往往需要使用大型的流水线,占地面积大,且熨烫效率不是太高,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加工用面料自动熨烫装置,其体积小且效率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装加工用面料自动熨烫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对称地设置有一对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与机架竖直连接固定的支撑板、与支撑板顶端转动连接的转盘、以及与转盘同轴固定的支撑轴,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传动齿,在两转动架之间设置有横向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导轨上方还装设有与之平行的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滑块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导轨的一端安装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丝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滑块顶面固定有竖直的连接板,所述在连接板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主从轮并在主动轮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主动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同步带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齿,在各组转动架的支撑板上均装有用于检测对应转动架上卷绕的面料厚度的传感器,在两组转动架之间的下方还设置有中空且封闭的喷雾壳,所述喷雾壳与机架连接,所述喷雾壳的底面为光滑的圆弧形并在其底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与喷雾壳的内部连通,所述机架的内部装有储水箱、雾化箱、鼓风机和空气加热器,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进水管上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雾化器的进水口连接,并在出水管上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雾化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雾化器的出雾口通过出雾管与空气加热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出气口通过输送管与喷雾壳的内部连通,该面料自动熨烫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第一电机连接并受控于第一驱动模块,第二电机连接并受控于第二驱动模块,所述PLC控制器配置有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继电器模块和第三继电器模块,所述雾化器、鼓风机和空气加热器分别连接并受控于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继电器模块和第三继电器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雾壳与机架之间采用活动连接结构连接,该活动连接结构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套筒和穿插于套筒内的活动杆,套筒的上端与机架连接固定,套筒的下端与喷雾壳连接固定,在套筒内装设有弹簧,弹簧与活动杆的上端抵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套筒的下端还设置有防止活动杆脱离的限位结构,所述输送管与喷雾壳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轴为双层轴体结构,其包括固定轴和套轴,所述固定轴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套轴活动套设于固定轴外侧,所述转盘与套轴的端部同轴固定,所述套轴与固定轴之间存在转动阻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减震支架
- 下一篇:一种砂卵石地层隧道盾构施工的渣土改良和注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