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5342.7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松仓佑介;北野谷昇治;渡边昌哉;市川大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在被检测气氛的湿度较大地变化时也能高精度测量出被检测气体浓度的气体传感器。其具有:第1气体检测元件和第2气体检测元件、第1容纳部、第2容纳部、第1膜体,其由使水蒸气透过且不使被检测气体透过的原材料形成以及运算部。气体传感器具有第2膜体,其由与第1膜体同种类的原材料形成。所述第2膜体包括连通孔。在气体传感器中,在水蒸气浓度为2体积%的状态下使被检测气体浓度在25℃的温度条件下从0%快速变化为2%时,被检测气体的响应时间为3秒以内,且在不含被检测气体的状态下使水蒸气浓度在60℃的温度条件下从2体积%快速变化为18体积%时,第1内部空间和第2内部空间之间的水蒸气浓度之差为7体积%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检测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的气体传感器,公知一种能够抑制水分(即湿度)的影响的气体传感器(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气体传感器中,在向被检测气氛(检查对象气体)开放的一个空间配置有检查用的气体检测元件,在使开口部被膜体覆盖了的另一个空间配置有参照用的气体检测元件,该膜体使该被检测气氛中所含的水蒸气透过而不使被检测气体透过。该一对气体检测元件的湿度条件彼此相同,因此,所述气体传感器能够不受湿度影响地检测气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47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上述气体传感器的使用环境不同,有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在该水蒸气的影响下,湿度急剧升高。在这样的气体传感器中,在被检测气氛的湿度较大地变化的情况下,向被检测气氛开放的空间内的湿度能够与被检测气氛的湿度变化相应地立即变化。与此相对,水蒸气不是直接被导入由所述膜体覆盖了开口部的空间,而是经过所述膜体的内部被导入。因此,开口部被所述膜体覆盖了的空间内的湿度无法与被检测气氛的湿度变化相应地立即变化,而是迟于被检测气氛的湿度变化地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存在如下情况,在配置有一对气体检查元件的两个空间内的湿度(即水蒸气浓度)之间产生较大差异。当产生了这样较大的湿度差时,在这之间的气体传感器中,无法忽略检查用的气体检测元件所检查到的水蒸气的影响,其结果是,无法正确地测量被检测气体浓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被检测气氛的湿度较大地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出被检测气体浓度的气体传感器。
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法如下所述,即,
1一种气体传感器,其具有:导热式的一对第1气体检测元件和第2气体检测元件;第1容纳部,其具有在内侧配置所述第1气体检测元件的第1内部空间,并具有将所述第1内部空间和暴露于被检测气氛的外侧连接起来的第1开口部;第2容纳部,其具有在内侧配置所述第2气体检测元件的第2内部空间,并具有将所述第2内部空间和所述外侧连接起来的第2开口部;第1膜体,其由使水蒸气透过且实质上不使被检测气体透过的原材料形成,该第1膜体以封闭所述第1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以及运算部,其基于来自所述第1气体检测元件和所述第2气体检测元件的各输出,对进入到所述第2内部空间的所述被检测气氛所含的所述被检测气体的浓度进行运算,在该气体传感器中,具有第2膜体,其由与所述第1膜体同种类的原材料形成,其厚度比所述第1膜体的厚度大,该第2膜体以封闭所述第2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所述第2膜体包括以使所述外侧和所述第2内部空间连通起来的方式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连通孔,当在所述被检测气氛的水蒸气浓度为2体积%的状态下使所述被检测气氛所含的被检测气体浓度在25℃的温度条件下从0%快速变化为2%时,所述被检测气体的响应时间为3秒以内,且当在所述被检测气氛不含所述被检测气体的状态下使所述被检测气氛所含的水蒸气浓度在60℃的温度条件下从2体积%快速变化为18体积%时,所述第1内部空间和所述第2内部空间之间的水蒸气浓度之差为7体积%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