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潮解干燥技术的膜空气分离制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5295.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树彬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潮解 干燥 技术 空气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潮解干燥技术的膜空气分离制氮装置,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左侧固接有第一竖板。该应用潮解干燥技术的膜空气分离制氮装置,通过第一横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三横板和壳体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更好的将各结构之间相结合,同时节约了空间,减小的占地面积,通过控制柜、空气分离模组、壳体和氮气存储罐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改变了传统的氮气制造方法,从而减少了所需电力装置,使检修和维修工作更加方便,通过空压机、第二横板、冷干机、空气缓存器和气液分离器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空气被压缩进来之后反应时间加长,从而使下一道工序对空气烘干的更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制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潮解干燥技术的膜空气分离制氮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中空气基本上含有78%的氮和21%的氧,目前膜空气分离制氮技术由于其渗透扩撒气体分离的原理十分简单,将普通干燥压缩空气过滤并通过技术上先进的中空膜纤维束,其中通过选择性渗透将氮气与进料空气分离,水蒸汽和氧气安全地快速渗透到大气中,同时氮气在压力下排放到分配系统中,便可完成膜空气分离制氮,膜空气分离制氮技术及装置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制氮,但是现有技术的制氮装置占地面积非常大,而且需要电磁阀及气动阀门等运动部件,维修起来十分麻烦,同时现有技术中对空气进行干燥的也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潮解干燥技术的膜空气分离制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制氮,但是现有技术的制氮装置占地面积非常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潮解干燥技术的膜空气分离制氮装置,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左侧固接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动力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空压机、进气管、第二横板、冷干机和空气缓冲罐;
所述空压机位于第一横板的上方,所述空压机的左侧固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空压机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左侧贯穿第一竖板,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第一竖板的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空压机的上方设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左侧与第一竖板的右侧上方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冷干机,所述冷干机通过管道与空压机相连通,所述冷干机的右侧下方通过管道连有空气缓冲罐,所述空气缓冲罐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板与第一竖板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中间安装有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颗粒过滤器、油雾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第二竖板、第三横板、加热器和压力表;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管道与空气缓冲罐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颗粒过滤器,所述颗粒过滤器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颗粒过滤器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油雾过滤器,所述油雾过滤器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有油雾滤器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右侧固接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竖板的右侧上方固接有第三横板,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上表面右侧通过管道与活性炭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左侧下方管道处安装有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与颗粒过滤器和油雾过滤器为等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长度尺寸小于第二竖板的长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右侧安装有收集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控制柜、空气分离模组、出气管、第三竖板、氮气存储罐和竖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树彬,未经朱树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