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5289.0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齐国利;张松松;王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饱和 过饱和 烟气 含湿量 测量 校准 装置 | ||
1.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一气体电加热装置(1)、电热水蒸汽发生器(2)、电热水器(3)及绝热烟道(4),
所述绝热烟道(4)呈水平布置的圆筒形结构,其两端开口分别为入口端和出口端,绝热烟道(4)内部由入口端至出口端方向依次同轴安装有第一气体扰流板(5)、第二气体扰流板(6)及液滴发生器,绝热烟道(4)上靠近出口端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检测孔(4-1),
单一气体电加热装置(1)通过至少两个单一气体管路(7)将加热后的单一气体输送到绝热烟道(4)的入口端,电热水蒸汽发生器(2)通过至少两个水蒸汽管路(8)将加热后的水蒸汽输送到绝热烟道(4)的入口端,且至少两个单一气体管路(7)与至少两个水蒸汽管路(8)上下交错布置,单一气体电加热装置(1)出口管路上装设有气体温度计(9)和气体压力计(10),每个单一气体管路(7)上均装设有气体质量流量计(11);电加热水蒸汽发生器的入口管路上装设有第一水流量计(12),每个水蒸汽管路(8)上均装设有水蒸汽温度计(13)和水蒸汽压力计(14);
电热水器(3)通过液滴输送管路(21)将加热后的水依次输送到绝热烟道(4)内部的液滴发生器中,通过液滴发生器向绝热烟道(4)内喷出液滴,液滴输送管路(21)上装设有第二水流量计(15)、液滴压力计(16)及液滴温度计(17);
所述液滴发生器包括由绝热烟道(4)入口端至出口端依次布置的内层液滴发生器(18)、中层液滴发生器(19)及外层液滴发生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气体扰流板均为圆形板,其周向外壁均与绝热烟道(4)内壁固接,每个气体扰流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气体扰流板上的若干通气孔均呈同轴的多环形分布,且两个气体扰流板上的若干通气孔在径向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气体扰流板上的若干通气孔均呈同轴的四个环形状态分布,其中第一气体扰流板(5)上的若干通气孔分别在半径为20mm、40mm、60mm、80mm的圆周上开设,第二气体扰流板(6)上的若干通气孔分别在半径为10mm、30mm、50mm、70mm、90mm的圆周上开设,每个通气孔的直径均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径为20mm的圆周上均布十八个通气孔,半径为40mm、60mm、80mm的圆周上各均布三十六个通气孔;半径为10mm的圆周上均布八个通气孔,半径为30mm、50mm、70mm、90mm的圆周上各均布三十六个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液滴发生器均为环形结构且均由直径为6mm的不锈钢管围设而成,其中内层液滴发生器(18)的外径为50mm,中层液滴发生器(19)的外径为100mm,外层液滴发生器(20)的外径为150mm,每个液滴发生器上均布开设有若干喷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喷水孔的直径均为0.5mm,同一圆周上相临两个喷水孔之间相差10°。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7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烟道(4)为内径200mm的不锈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7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单一气体管路(7)与至少两个水蒸汽管路(8)均水平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7所述的一种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气体为纯净的氮气或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2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