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4550.5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史珺;肖璐琪;黄晓梅;姚鸣峰;张恩丁;吴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中科院孵化器运营有限公司;国科广化(南雄)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64;C08G18/44;C08G18/42;C08G18/48;C08G18/12;C08G18/34;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 |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嘧啶 结构 水性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分子二元醇加热去除水分,然后与二异氰酸酯及亲水扩链剂在搅拌和催化的条件下反应,得到-NCO封端的第一预聚体;
(2)将第一预聚体与小分子扩链剂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酮二醇及交联剂甲基化β-环糊精反应得到第二预聚体;所述小分子扩链剂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酮二醇结构式如下:
(3)将第二预聚体用有机溶剂调节粘度后与中和剂反应,再加入水与二胺扩链剂,高速搅拌下分散乳化,最后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所述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二元醇为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聚醚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所述的聚酯二元醇为聚己内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大分子二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2000g/mol;
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扩链剂选自二羟甲基丙酸和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丁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氨水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二胺扩链剂为乙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热去除水分的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4h,除水的真空度为0.09MPa;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0~90℃,反应的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90℃,反应的时间为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中和反应温度为25~35℃,中和反应时间为0.1~0.5h;高速搅拌下分散乳化的温度为25~35℃,时间为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和亲水扩链剂的总和、与二胺扩链剂摩尔比为(1~6):(10~15):(6~7):(1~2);所述甲基化-β环糊精交联剂与小分子扩链剂的摩尔比为4~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的加入量占原料总质量的5~15%;所述高速搅拌的转速为1000~2000r/min。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嘧啶酮结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制备涂料,粘合剂,智能纺织品和增塑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中科院孵化器运营有限公司;国科广化(南雄)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中科院孵化器运营有限公司;国科广化(南雄)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5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