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的双足机器人关节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4443.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杜睿龙;袁海辉;顾建军;朱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8;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 机器人 关节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的双足机器人关节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动子组件、电机定子组件、输出轴组件、摆线轮组件、针轮组件、滚动轴承、螺栓、轴用弹性挡圈。所述电机动子组件与摆线轮组件的偏心轴通过螺栓连接,偏心轴被电机动子组件带动,摆线轮绕偏心轴作偏心转动;所述摆线轮组件的摆线轮与针轮组件的针齿为一齿差摆线啮合传动,实现电机动子与摆线轮之间大减速比减速;所述输出轴组件与摆线轮组件采用销孔输出机构,实现摆线轮与输出轴之间同步输出;所述驱动装置采用中空轴结构,实现内置式便捷布线、连接螺栓便捷拆装。本发明可为双足机器人关节提供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输出扭矩大、布线方便的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的双足机器人关节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双足机器人具有人类的外观特征与步行方式,适应人类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能代替人类完成各种作业,在家庭陪护、医院护理等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双足机器人开展了相关研究,并推出了系列双足机器人,如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日本本田公司的Asimo,我国优必选公司的Walker等。
关节驱动是双足机器人运动的基础;目前,双足机器人的关节驱动通常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或者电机驱动方式。当采用电机驱动方式时,由于电机转速较大、输出扭矩较小,通常需要在电机后接一个减速装置,从而达到降低转速、提高输出扭矩的目的。
通常,在减速比大于50的情况下,选择谐波减速器;在减速比小于10的情况下,选择单级齿轮传动进行减速;在减速比处于10~50的范围的情况下,目前主要是采用二级或多级齿轮传动进行减速。
然而,采用二级或多级齿轮传动进行减速,会导致双足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体积大、质量重、结构复杂、布线及拆装复杂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双足机器人的运动能效及可靠性,严重影响了双足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紧凑的双足机器人关节驱动装置。本发明通过将电机动子组件与偏心轴连接,安装在偏心轴上的摆线轮绕偏心轴作偏心运动,并与针齿作一齿差的摆线啮合传动,从而实现电机动子与摆线轮之间大减速比减速,为双足机器人提供了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输出扭矩大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采用中空轴结构,实现了内置式便捷布线以及驱动装置的便捷拆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紧凑的双足机器人关节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定子组件、第一滚动轴承、电机动子组件、摆线轮组件、输出轴组件、针轮组件、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电机定子组件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动子组件包括动子延伸架、电机动子;所述摆线轮组件包括偏心轴、第三滚动轴承、摆线轮;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销轴帽、销轴、销轴套、输出轴;所述针轮组件包括针齿、针齿安装壳、针齿套;其中,电机定子连接电机外壳;电机动子连接动子延伸架;电机外壳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连接动子延伸架;动子延伸架连接偏心轴;摆线轮通过第三滚动轴承安装在偏心轴上;销轴套套在销轴上,销轴帽、销轴、输出轴依次螺纹旋接;摆线轮开有通孔,销轴套插入该通孔;针齿套套在针齿上,针齿与针齿安装壳螺纹旋接;摆线轮与针齿为一齿差摆线啮合传动;输出轴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连接针齿安装壳,针齿安装壳连接电机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摆线轮有两个,对称分布于偏心轴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摆线轮与针齿为一齿差摆线啮合传动具体为:针齿的数量zr比摆线轮的齿数zc多一个,摆线轮在绕着偏心轴作偏心转动的同时与针齿作啮合转动,根据一齿差摆线啮合传动原理得到电机动子与摆线轮之间减速比i为:
进一步地,所述摆线轮通孔的孔径dw与销轴套的外径drw满足下式:
dw=drw+2a+Δ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