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回收用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3329.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鹃;熊艳梅;李梦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金泽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2;C02F101/30;C02F101/32;C02F101/38;C02F103/16;C02F101/2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650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处理 达标 排放 回收 用处 理工 | ||
本发明提供电镀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回收用处理工艺,涉及电镀废水处理领域。该电镀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回收用处理工艺,包括电絮凝,将重金属离子和部分的有机物处理到、斜板沉淀池一,将电絮凝处理后的水进行沉淀处理、催化氧化,将有机物中的化学键打断等处理、斜板沉淀池二,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水进行沉淀处理、好氧生化,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充分分解、污泥压滤处理,将斜板沉淀池一和斜板沉淀池二以及好氧生化产生的沉淀物分类脱水处理、石英砂过滤,将好氧生化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相比于传统的处理方式,本发明中可以有效处理电镀废水中金属和有机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电镀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回收用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是金属表面的美容师,可在各种基础材料上获得各种基础性、装饰性和防护性良好的金属镀膜,其产品无处不在。因此,电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现有一万多家电镀厂点,年排放废水量达亿立方米以上。
电镀废水成分复杂,除含有氰化物和酸碱废水外,其所含的重金属毒性巨大,包括铜、锌、铬、镍、铅、铂、金、银等。这些金属一经排放,进入环境中不能被生物降解,往往是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破坏生物体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危害人类健康,另外,实现对电镀废水中贵重金属的回收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传统处理工艺中对重金属的去除采用利用烧碱或者石灰,聚合氯化铝(PAC)、PAM(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把综合废水的pH提高到10—13,碱浓度大而迫使碱与重金属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去除。会存在一定的问题:(1)从化学反应的原理说,无论在什么样的酸碱度条件下,都有个反应平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是有残留;(2)不同的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的最佳酸碱度(pH)不尽相同,对某种重金属最适合的pH范围内,对另外一些重金属可能已经是重新溶解的pH值;(3)超碱除重金属,最后在排放口加酸,尚未沉淀的微细氢氧化物迅速发生分解,重金属又回到了水中;(4)烧碱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处理费用;(5)有机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电镀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回收用处理工艺,解决了现有电镀废水重金属、有机物处理后还有残留以及处理成本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电镀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回收用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电絮凝
废水经过电絮凝处理前先进一步除油处理,因综合废水中含有锌、铬、镍等重金属及一定量的乳化油,工艺方案在设计时,考虑先对电镀综合废水中的重金属及乳化油进行去除,再在后续的工艺段中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电絮凝,亦为电凝聚,其原理是将废水作为可电解的介质,通过正负极导以电流进行电解,这时可以产生三方面的作用:①当采用铁板或铝板作为阳极时,则铁或铝失去电子后将逐步溶解在水中成为铁或者铝离子,并与水中的氢氧根结合起到混凝作用,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②在电解的过程中,阳极和阴极还会不断产生H2、O2气体,这些气体以微小气泡形式逸出,可以起到类似气浮中的容器作用,使得废水中的微粒杂质附着在气泡上浮至水面,而后成为较易去除的浮渣得以去除、③重金属离子及其其他一些污染物将直接被电解氧化还原成重金属或其他一些无害的货沉淀的物质得以去除,因此,采用电絮凝工艺处理电镀废水也可以在上述三种作用下将水中大部分重金属得到去除,并将废水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解体,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体,使大分子有机物发生开环裂解,变成容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S2:斜板沉淀池一
经过S1处理后的综合废水,会生成矾花状絮体物质,经斜板沉淀池沉淀后可分离废水中的絮体物质,得到上层清液以便后续进一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金泽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金泽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锯床下料平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从微生物中提取纤维级蛋白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