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熔炼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2864.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涌;章丹;俞文君;冯如杰;谢彩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区敏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2 | 分类号: | F27B14/02;F27B14/08;F27D2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4 | 代理人: | 叶优富 |
地址: | 31236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熔炼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熔炼炉,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下侧的加热装置、设于筒体上的转动装置、设于筒体上的调节装置、设于筒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设于筒体一侧的第一支撑架、设于筒体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架、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支撑架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支撑架呈可转动设置。本发明在工作人员将物料放入筒体内后,通过数控系统自动进行熔炼、搅拌以及出料的步骤,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避免了工作人员在进行熔炼时吸入有害的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金熔炼炉。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我国电子废料、含铜物料、工业废渣等等的资源循环技术分为两类:一是以物理方法为主的物理技术,二是以化学方法为主的化学技术。
随着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节能与减排的要求日趋严格,迫切需要兼具节能、环境友好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强化冶金工艺技术。为减少在冶金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提高冶金的效率,同时减少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冶金时吸入的有害气体。提出一种简化熔炼操作步骤、避免工作人员吸入有害气体的合金熔炼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熔炼操作步骤、防止人员吸入有害气体的合金熔炼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熔炼炉,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下侧的加热装置、设于筒体上的转动装置、设于筒体上的调节装置、设于筒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设于筒体一侧的第一支撑架、设于筒体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架、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支撑架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支撑架呈可转动设置。
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件的设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同时配合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支撑杆的转动设置,使得筒体在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进行旋转,使得物料在熔炼完成后可以自动完成出料,使得工作人员在将物料放入筒体内部后,即可离开熔炼炉所在的区域,减少了工作人员在熔炼过程的操作时间以及步骤,提高了熔炼的效率;同时工作人员无需在熔炼时待在熔炼炉的周围,避免了工作人员吸入熔炼金属而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而避免了工作人员因吸入有害气体而导致身体受损的情况。
所述筒体包括设于筒体上的盖体、设于筒体一侧的出料斗;所述盖体呈环形设置,所述盖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出料斗对应设置;通过出料口的设置,物料在熔炼完成后对其出料时,保证了物料对准后续的设备进行出料,避免出现没有对准位置而导致物料倾倒在外界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物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筒体上的第二驱动件、设于第二驱动件上的第一伸缩杆、设于第一伸缩杆上的第三驱动件、设于第三驱动件上的第二伸缩杆、设于第二伸缩杆上的调节板、设于调节板上连接于所述盖体上的调节环;所述第二伸缩杆上设有第一轮齿,所述调节环上设有第二轮齿,所述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呈配合设置,所述调节环可相对盖体进行移动,所述调节板可相对所述第二伸缩杆进行移动;当第二驱动件启动后,带动第一伸缩杆进行运动,进而带动第三驱动件进行上下运动,同时第二伸缩杆被第三驱动件带动进行伸缩,当第三驱动件启动后,第二伸缩杆开始转动,配合第三驱动件的下降,使得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啮合,并使得调节环被第二伸缩杆带动旋转,进而带动调节板进行旋转,使得第三驱动件在带动搅拌装置转动的同时,可以同时带动调节板进行转动,减少了能耗,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调节板的转动角度,并且在调节角度后,可直接脱离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的啮合处,无需单独开关驱动件,增加了驱动件的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区敏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区敏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2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的天气预报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地下管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