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榆黄菇提取物PCE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2745.6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明;张绘云;王亚;张囡囡;张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A61P35/00;A23L31/00;A23L33/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抑制 血管 生成 作用 榆黄菇 提取物 pce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榆黄菇提取物PCE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榆黄菇提取物PCE是从榆黄菇子实体中提取获得,主要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多酚、三萜和甾醇。体内外实验均证明这种提取物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榆黄菇提取物PCE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食用菌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是供应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产物运送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但是如果不受机体调控而以不正常的速度增殖,打破原有的平衡系统,那就是病态的血管生成。血管生成参与肿瘤、视网膜病变等各种疾病的形成过程,因此血管生成抑制剂被开发应用于治疗和预防血管性疾病。然而,已知目前正在开发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诸如咯血、血栓形成和增加高血压发病率等副作用。由于血管生成抑制剂应用范围广,而且肿瘤等疾病治疗需长期服用血管生成抑制剂,对安全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寻找低副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作为新生血管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植物蜜蜂花叶水溶剂提取物,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CN100336521 C),多种合欢属植物的根茎叶等多个部位进行水或有机溶剂萃取,其萃取物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CN101167787 A),对香豆酸甲酯具有抑制HUVEG细胞迁移及生长的作用和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等作用(Phytomedicine,2018,48,10–20)。榆黄菇是一种食药两用菌,营养价值高,功能成分丰富。其中的酚类、三萜等多种物质具有抗高血脂、保护肝脏免于酒精的损伤和抑制癌症等作用(JAgric.Food Chem,2018,66,13183-13190;2006,54,2103–2110;2010,58, 12117–12122),而榆黄菇纯水提取物含有多糖和麦角硫因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CN109293572 A)。然而对于榆黄菇提取物是否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榆黄菇提取物PCE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从榆黄菇中获得的提取物组分PCE,具有良好的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榆黄菇提取物PCE,是从榆黄菇子实体中提取获得,通过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福林酚法、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法和Liebermann–Burchard法检测得知其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质、多酚、三萜和甾醇,含量分别为220.12-303.81mg/g、8.56-23.41mg/g、80.24-124.05mg/g、140.26-171.43mg/g、5.62-10.57mg/g。
本发明榆黄菇提取物PCE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榆黄菇子实体粉碎,过80目筛,得粉料;
步骤2:称取所得粉料20g,按照料液比20mL/g的比例加入水,35℃下超声提取2h,超声功率为400W-800W,每提取15min,间歇5min,重复三次,离心合并提取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提取液离心处理,以去除浸出液中的不溶物,得到榆黄菇的水萃取物;
步骤4:固液分离后用0.22um滤膜进行抽滤,进一步去除不溶性物质;
步骤5:将步骤4所得滤液减压浓缩(35℃-40℃,减压浓缩的压力为–1MPa至–0.5MPa),真空冷冻干燥(温度为–56℃,气压0.10Mbar,时间4天),即得榆黄菇提取物PCE。
本发明榆黄菇提取物PCE的用途,是在制备新生血管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榆黄菇提取物PCE具有良好的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2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道减震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