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2513.0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少莉;田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10;A61K49/12;A61K49/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兰芳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1 mri 双模 成像 造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其特征在于,其为鞣花酸-铁离子-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复合物,三种组分的物质的量比例为50~200∶1∶5~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其特征在于,其粒径为10~50nm,动力学半径为10~1000nm,弛豫率为1~4mM-1S-1,具有近红外吸收,吸收峰在500~7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其特征在于,其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Fe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中获得透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随后加入三价的铁离子溶液,搅拌0.8~1.5小时,获得Fe前驱体溶液;
(2)鞣花酸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取鞣花酸溶于去离子水得到鞣花酸前驱体溶液;
(3)搅拌条件下,取鞣花酸前驱体溶液,慢慢滴加到Fe前驱体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离心超滤,除去未参与反应的物质,得到鞣花酸-铁离子-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纳米粒子,即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其特征在于,铁离子溶液为氯化铁溶液或硫酸铁溶液,铁离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其特征在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000~29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浓度为5~10g/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所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00∶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其特征在于,鞣花酸前驱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20mM;制备所用的鞣花酸与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0~200∶1。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Fe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中获得透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随后加入三价的铁离子溶液,搅拌0.8~1.5小时,获得Fe前驱体溶液;
(2)鞣花酸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取鞣花酸溶于去离子水得到鞣花酸前驱体溶液;
(3)搅拌条件下,取鞣花酸前驱体溶液,慢慢滴加到Fe前驱体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离心超滤,除去未参与反应的物质,得到鞣花酸-铁离子-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纳米粒子,即T1-MRI和光声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铁离子溶液为氯化铁溶液或硫酸铁溶液,铁离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2mM;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000~29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浓度为5~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0~200∶1;鞣花酸前驱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50mM;鞣花酸与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00∶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e的前驱体溶液和鞣花酸前驱体溶液的反应时间为0.5~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25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