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增益放大器、矢量调制移相器及通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2193.9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4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权;王鑫;白银超;赵瑞华;王磊;李丰;徐永祥;王硕;王晟;苏晓晨;张斌;李超;韩猛;王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F3/68 | 分类号: | H03F3/68;H03G3/30;H03H7/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增益 放大器 矢量 调制 移相器 通信 装置 | ||
1.一种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负载模块、第二负载模块、第三负载模块及至少两个放大模块;所述第一负载模块的阻值和所述第二负载模块的阻值相同;
所述放大模块包括:第一跨导放大单元、第二跨导放大单元、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及第四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单元,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射频正向输入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负载模块及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负载模块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互补;
所述第二跨导放大单元,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射频负向输入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负载模块及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负载模块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单元的跨导及所述第二跨导放大单元的跨导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跨导放大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基极与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发射集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与所述第二跨导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二跨导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发射集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第三三极管;
所述第三三极管,基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及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电路结构均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放大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单元的跨导成等比数列分布。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不同放大模块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相同或不同,不同放大模块接收的第二控制信号相同或不同。
9.一种矢量调制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矢量调制移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21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渣窨井盖的防盗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上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