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天网人群锁定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1978.4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左园;李春阳;陈晓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K9/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赵然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天网 人群 锁定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天网人群锁定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天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并获取交通工具上的人脸信息;将所述人脸信息与交通工具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所述交通工具信息至少包括交通工具身份标识和交通工具位置;将所述人脸信息与公安系统内的待锁定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结果及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相应交通工具信息。本发明通过交通工具内采集人脸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旨在通过车联网实时反馈车内人员信息及位置信息,弥补移动监控上的缺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天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天网人群锁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天网工程是指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天网工程通过网络把一定区域内所有视频监控点图像传播到监控中,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等图像信息分类,为预防打击犯罪和突发性治安灾害事故提供可靠的影响资料。
目前我国的天网系统节点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大街小巷,但大部分是固定的监控设备,在流动人像采集覆盖这块仍存在缺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天网人群锁定方法及系统,通过交通工具内采集人脸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旨在通过车联网实时反馈车内人员信息及位置信息,弥补移动监控上的缺失。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天网人群锁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并获取交通工具上的人脸信息;
将所述人脸信息与交通工具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所述交通工具信息至少包括交通工具身份标识和交通工具位置;
将所述人脸信息与公安系统内的待锁定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结果及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相应交通工具信息。
进一步地,采集并获取交通工具上的人脸信息,包括:
实时采集所述交通工具全局范围内或所述交通工具上车区域的人脸信息。
进一步地,将所述人脸信息与交通工具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包括:
判断所述人脸信息的增减情况;
若所述增减情况为不变,则将采集的所有人脸信息及其交通工具信息上传所述公安系统;若所述增减情况为增加,则将新增人脸信息及其交通工具信息上传所述公安系统;若所述增减情况为减少,则将减少人脸信息及其交通工具信息上传所述公安系统。
进一步地,将所述人脸信息与公安系统内的待锁定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结果及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相应交通工具信息,包括:
将所述人脸信息与公安系统内的走失人口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成功的人脸信息及其交通工具信息,向锁定的所述交通工具驾驶员发送走失人口提示信息;和/或,
将所述人脸信息与公安系统内的嫌疑人口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成功的人脸信息及其交通工具信息,向锁定的所述交通工具驾驶员发送嫌疑人口提示信息,并根据所述交通工具信息的所述交通工具位置信息发出就近警力的调动请求。
进一步地,通过整车网络获取所述交通工具信息,和/或,通过远程控制将所述人脸信息与交通工具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天网人群锁定系统,包括:
人脸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并获取交通工具上的人脸信息;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信息与交通工具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所述交通工具信息至少包括交通工具身份标识和交通工具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