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链路通道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1811.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黄彦;李凯;袁峭林;杜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H04B10/038;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通道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链路通道监控系统,包括:网管系统和若干光传输设备;在相邻两个光传输设备的主用光纤通道和备用光纤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光纤通道监控装置;所述的光纤通道监控装置分别通过数据网与网管系统进行实时通信。本发明通过光纤通信系统网管信息进行对光纤链路通道进行监测和控制,该方式避免了对光纤链路状态的重复监测,降低站端监控装置的技术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链路通道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传输容量大,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为通信网络提供可靠、高速的带宽,成为信息网络最主要的传输手段。在光纤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的稳定可靠传输,一旦骨干传输网络线路出现意外故障而中断,将会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随着通信光缆数量的快速增加,早期铺设的光缆日益老化,及城市化各类工程建设不断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线路故障频发,长期光传输网络运行维护经验表明,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故障已成为光纤传输系统最主要的故障。因此在光缆故障情况下,如何完成光纤传输系统光纤链路快速恢复,快速进行故障排查,找出故障点是光通信系统故障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光纤链路监控系统主要为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OLP)。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可实现光功率监测、光路自动切换保护以及网络光路的功能,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方案一般有1+1保护方案和1:1保护方案。
其中,1+1保护方式:在发送端采用光分路器对光信号进行分离,通常采用50:50光分路器,分离后的光信号分别在工作光纤和备用光纤传送。在接收端光纤采用光通道选收器件对工作光纤和备用光纤选收。当工作光纤发生故障的时候,接收端自动选择从备用通道接收。
1:1保护方式:在发送端用光通道选收器件对发送光通道进行路由选择,光信号只能沿着工作通道或者备用通道传送。在接收端同样用光通道选收器件对工作通道和备用通道进行选择,这要保证接收通道和发送通道保持一致,当工作通道发生故障的时候,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切换到备用通道。
不论采用1+1或1:1保护方式OLP都需要对运行光信号进行在线监测,通常采用3:97光分路器,将3%的光从主光路中分离出来,作为检测光,其光强较为微弱,对光电转换器件要求较高,可靠性差。
目前未见相关结合光纤通信系统链路状态信息进行光纤链路通道监测与控制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纤链路通道监控系统,以解决目前光纤链路监控系统需要将在运链路的光信号进行分离检测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链路通道监控系统,包括:网管系统和若干光传输设备;在相邻两个光传输设备的主用光纤通道和备用光纤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光纤通道监控装置;所述的光纤通道监控装置分别通过数据网与网管系统进行实时通信。
当监测光传输设备主用光纤链路发生故障时,将光纤链路切换至备用光纤通道运行,同时光纤通道监控装置监测主用光纤通道的故障,并将监测结果上传至网管系统。
具体地,主用光纤链路正常状态下,网管系统控制备用光纤通道两端的光纤通道监控装置对备用光纤通道进行周期性衰耗测试;如果备用光纤通道光衰耗不正常,则启动两端的光纤通道监控装置对备用光纤通道进行OTDR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传送至网管系统。
主用光纤链路通信中断时,网管系统控制主用光纤通道两端的光纤通道监控装置将链路切换至备用光纤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