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网络抖动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0864.8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大源;张晖;戴兴兴;侯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H04W28/14;H04B17/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殷晓雪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网络 抖动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网络抖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每次从网络收到语音数据包时,计算该语音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抖动。第二步:根据当前网络抖动,计算抖动缓存模块的目标深度。第三步:在每次从抖动缓存模块里面获取语音数据包时,计算抖动缓存模块的当前平滑深度。第四步:调整抖动缓存模块中的语音数据包的消耗速度。所述第三步或者改为在第一步之前、或者改为与第一步同时进行、或者改为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或者改为与第二步同时进行。本申请通过分析收到的语音数据包的时序,计算当前网络的抖动,并且调整抖动缓存模块中的语音数据包的消耗速度,使其能够自适应网络抖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语音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针对网络抖动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4G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音视频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的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PS)实现互通,例如VoLTE(Voice over LTE,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iLTE(Video over LTE,长期演进视频承载)等。
当语音数据包(Packet)通过分组交换从设备A发送到设备B时,每个数据包可能会经历多个基站、媒体网关等路由。由于每个路由的负载、数据包排队等待序列都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图1所示,当设备A按时序发送多个语音数据包给设备B时,设备B接收到数据包的时序和设备A发送的时序可能不同,这样数据包在设备B就产生了抖动(Jitter)。这种抖动是由网络状况引起的,也称为网络抖动。
在设备B中,为了消除由网络引起的抖动,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设备B中添加抖动缓存模块(Jitter Buffer)。这样,即使设备B从网络侧收到的数据包时序和设备A发送的时序不同,在设备B在经过抖动缓存模块的处理后,从抖动缓存模块出来的数据包时序和设备A发送的时序一致,这样就消除了网络的抖动,提升语音通话质量。
由于抖动缓存模块将语音数据包缓存起来,所以抖动缓存模块在消除网络抖动的同时,会带来语音延迟(delay)增加的影响。语音延迟指从设备A麦克风采集语音到设备B播放语音的时间。语音延迟太大同样会影响通话体验。
处理语音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抖动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
早期的解决方案通过在接收端放置一个固定大小的抖动缓存模块,不管网络抖动大小如何,抖动缓存模块的大小不变。这种方案无法根据网络实时状况调整抖动缓存模块的大小。
随后出现的解决方案在接收端设置自适应(adaptive)抖动缓存模块用来处理网络抖动,这种技术可以根据网络实时状况调整抖动缓存模块的大小。但目前的技术无法对网络的抖动大小做定量的计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网络抖动情况实时地调整抖动缓存模块中的语音数据包消耗速度,同时确保语音延迟较小,以实现语音音质和语音延迟的平衡;还能够定量地计算网络抖动大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网络抖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每次从网络收到语音数据包时,计算该语音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抖动。第二步:根据当前网络抖动,计算抖动缓存模块的目标深度。所述目标深度是指抖动缓存模块中所缓存的语音数据包的当前理想数量所对应的总时长。第三步:在每次从抖动缓存模块里面获取语音数据包时,计算抖动缓存模块的当前平滑深度。所述当前平滑深度是对当前实际深度经过平滑化处理的一个参数。所述当前实际深度是指抖动缓存模块中所缓存的语音数据包的当前实际数量所对应的总时长。第四步:根据抖动缓存模块的当前平滑深度与目标深度的比较结果,调整抖动缓存模块中的语音数据包的消耗速度。所述第三步或者改为在第一步之前、或者改为与第一步同时进行、或者改为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或者改为与第二步同时进行。
上述方法通过分析收到的语音数据包的时序,计算当前网络的抖动,并且调整抖动缓存模块中的语音数据包的消耗速度,使其能够自适应网络抖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