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玩具用TP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0486.3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正;谢艳红;刘亮;廖辉;刘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炫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91/06;C08K3/34;C08K9/06;C08J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玩具 tpe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泡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泡玩具用TP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泡玩具用TPE材料,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SEBS 40‑60份;白油10‑20份;发泡剂15‑25份;架桥剂18‑30份;接枝相溶剂12‑20份;耐磨剂6‑1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发泡剂、架桥剂、接枝相溶剂的作用下,TPE材料具有较高的发泡倍率,达到0.5;通过耐磨剂的加入,提成了TPE材料的耐磨性能,也保证了TPE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相对于普通SEBS材料保持率超过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泡玩具用TP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弹性体TPE/TPR,又称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其产品既具备传统交联硫化橡胶的高弹性、耐老化、耐油性各项优异性能,同时又具备普通塑料加工方便、加工方式广的特点。可采用注塑、挤出、吹塑等加工方式生产,水口边角粉碎后100%直接二次使用。既简化加工过程,又降低加工成本,因此热塑性弹性体TPE/TPR材料已成为取代传统橡胶的最新材料,其环保、无毒、手感舒适、外观精美,使产品更具创意。因此也是一支更具人性化、高品位的新型合成材料,也是世界化标准性环保材料。
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6349633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服帖TPE发泡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60份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0~15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10~15份的烯烃嵌段共聚物;3~5份的丁苯橡胶;8~13份的碳酸钙;0.5~1.0份的硬脂酸;0.5~0.8份的氧化锌;3~4份的偶氮二甲酰胺;2~4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本发明采用SEBS、LDPE、OBC和SBR按特定比例共混,并添加特定比例的CaCO3等加工助剂制得的TPE发泡材料密闭发泡倍率适中,柔韧回弹,具有高拉伸强度和高冲击强度,减震效果好,且干湿止滑性佳,低永久压缩变形,高服帖性,当放在地板上后能够在0.5~1.2秒内展平贴合地板。
虽然通过填加特定的加工助剂,得到的材料发泡倍率适中、柔韧回弹,具有高拉伸强度和高冲击强度,减震效果好,服帖性好,但是耐磨性能仍然有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玩具用TPE材料,其优势在于,发泡倍率高,耐磨性能良好。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发泡玩具用TPE材料,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SEBS 40-60份;
白油 10-20份;
发泡剂 15-25份;
架桥剂 18-30份;
接枝相溶剂 12-20份;
耐磨剂 6-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发泡剂、架桥剂、接枝相溶剂的作用下,TPE材料具有较高的发泡倍率,达到0.5;通过耐磨剂的加入,提成了TPE材料的耐磨性能,也保证了TPE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相对于普通SEBS材料保持率超过90%。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剂为纳米碳化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碳化硅具有很强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经过混合后,使得经过发泡后的TPE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碳化硅的尺寸为40-80n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纳米碳化硅的尺寸为40-80nm时,当纳米碳化硅的尺寸过小时,容易发生团聚的现象,从而使得TPE材料各处力学性能及硬度差别明显;而当纳米碳化硅的尺寸较大时,对于TPE材料力学性能及硬度的提升较小,因而选用纳米碳化硅的尺寸为40-80nm更加适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炫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炫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