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固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0307.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李早元;孙家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6 | 分类号: | E21B33/16;E21B3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固井装置,属于固井技术领域,包括管体,管体内沿轴向设有第一球座和第二球座,第二球座与管体滑动连接;两个球座上均设置有投球通孔并且配备有封堵投球通孔的投球,两个球座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该管体位于两个球座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打压孔,打压孔与管体外壁的封堵器连通,管体对应第二球座的管段上设置有循环孔,第二球座上设置有水泥孔,水泥孔内设置有止逆机构。本发明的球座为凹型球座,其沿管体移动的过程中能刮蹭管壁、清理管壁的水泥浆,避免水泥浆进入管体与第二球座之间导致卡塞或者水泥浆从管体与第二球座之间的孔隙逆流;水泥孔中设置有止逆机构,可以防止水泥浆返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固井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钻井后要固井,即下入套管,经套管向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形空腔中注入水泥浆并使其固结在井壁上,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支撑油气井内的套管,封隔油、气和水等地层。在套管与井眼之间的某一段环形空间内选择性的注入水泥即为选择性固井作业,选择性固井可以使油气层与井筒间保持最佳的连通条件,同时控制油层出沙,防止井壁坍塌。
中国专利CN 108086941 A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固井装置,能够实现对井壁的选择性固井,但是该设备存在的问题是,在封堵完成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该设备的第二球座回弹,关闭循环孔,但是由于水泥中存在着大量的固相颗粒,在第二球座的回弹过程中,管壁上存在的大量颗粒使得第二球座对循环孔的密封效果变差,进而使得注入的水泥容易返排,不仅造成水泥环容易出现孔洞,同时还容易堵塞该固井装置甚至套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性固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选择性固井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设有2个球座,分别为第一球座和第二球座,第一球座位于第二球座下方且与管体固定连接,第二球座与管体滑动连接;两个球座上均设置有投球通孔并且配备有封堵投球通孔的投球,其中第一球座的投球通孔小于第二球座的投球通孔,使得第一投球可以通过第二球座,两个球座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该管体位于两个球座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打压孔,打压孔与管体外壁的封堵器连通,管体对应第二球座的管段上设置有循环孔,第二球座上设置有与该循环孔匹配的水泥孔,其特在于,所述球座为凹型球座,使得其沿管体移动的过程中能刮蹭管壁、清理管壁的水泥浆,所述水泥孔内设置有止逆机构。
进一步,所述止逆机构包括竖管和止逆板,竖管的上部开口为出口,下部开口为入口,竖管内壁设置有环形凸台,止逆板位于环形凸台上方并铰接于竖管内壁,竖管内位于止逆板上方设置有挡块,止逆板可以在竖管内转动,其向下活动时可以紧贴环形凸台封堵管道,其向上运动时与挡块接触呈一定倾角,当出现回流时可以迅速转动贴紧环形凸台,从而阻断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内位于第一球座、第二球座之间设置有环形限位块,当弹性元件承压后第二球座的水泥孔可以对中管体上的循环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凹型球座,其沿管体移动的过程中能刮蹭管壁、清理管壁的水泥浆,避免水泥浆进入管体与第二球座之间导致卡塞或者水泥浆从管体与第二球座之间的孔隙逆流;水泥孔中设置有止逆机构,可以防止水泥浆返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止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球座,21第一球座,22第二球座,3投球通孔,4投球,5弹性元件,6限位块,7打压孔,8封堵器,9循环孔,10水泥孔,11止逆机构,111竖管,112止逆板,113环形凸台,11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