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的MEEMD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9930.X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耿蒲龙;刘炳南;田慕琴;郑丽君;宋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meemd 单相 接地 故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MEEMD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选取故障后两个工频周期的零序电流,通过改进的MEEMD对零序电流进行分解重构;对重构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瞬时相位与瞬时幅值,利用瞬时相位与瞬时幅值计算瞬时相角与线路能量,然后判断相位角差的绝对值大小以及瞬时能量占比大小;当两个判据同时满足某条线路的故障条件时,则该线路为故障线路。本发明的方法拥有较高的自适应性,无需基函数的设置,对不同故障情况下的零序电流均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方法自带滤波除噪算法,更适用于实际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选线;本选线方法相较于MEEMD算法拥有更优的除噪效果、更优的频率划分效果以及更短的运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MEEMD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特别是一种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方 法,属于电力系统故障选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化采煤设备陆续被采用,矿井负荷进 一步加大,供电线路持续增多,并且矿井工作环境恶劣,噪声影响更 加明显,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几率不断增高,目前已提出的五次谐波保 护法、零序电流有功分量保护法、首半波法、注入信号法等均不再适 用,因此对实际故障信号进行快速正确的故障选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 一种基于改进的MEEMD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本发明提供一 种基于改进的MEEMD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目的是解决谐振接 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准确度低、可靠性差的难题。该方法在不同 接地电阻、故障初相角、消弧线圈补偿度、故障位置等因素影响下均 能够快速进行正确选线,完全适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供配电 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改进的MEEMD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包括步骤:
当母线零序电压瞬时值大于整定值时,以10kHz的采样频率记录 各条线路故障发生后两个工频周期的零序电流;
利用CEEMD算法对各条线路故障发生后两个工频周期的零序电 流信号进行CEEMD分解,得到一系列由高频到低频的imfn分量;
通过PE熵算法去除imfn分量中的噪声分量,得到N个去噪后的imfn分量;
对去噪后的imf2至imfN共N-1个分量进行累加重构得到重构信号;
对重构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重构信号的瞬时相位与瞬时幅 值,通过瞬时相位计算瞬时相角,通过瞬时幅值计算能量;
对故障发生时刻各条线路的瞬时相角θ(t)做差并求绝对值,并对 各条线路的能量P求其在总线路能量中的能量占比,若存在一条线路 与其余线路的瞬时相角差的绝对值≥60°,并且该线路的能量占比≥ 0.5,则判断该线路为故障线路并输出线路编号;若每条线路与其余 线路的瞬时相角差的绝对值60°,并且每条线路的能量占比均0.5, 则判断为母线故障并输出母线编号;
判断瞬时相角选线结果与线路能量占比选线结果是否相同,若选 线结果相同则完成选线并输出故障线路编号或母线编号;若选线结果 不同,则对CEEMD分解过程中多添加10对高斯白噪声进行分解,重 复该过程3次,若某次瞬时相角选线结果与线路能量占比选线结果相 同则完成选线并输出故障线路编号或母线编号,否则统计两种判据选 线3次的结果并对每条线路或母线选择出来的次数进行概率统计,根 据概率最高的原则进行故障的判断并输出故障线路编号或母线编号, 完成选线。
其中,在对重构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重构信号的瞬时相位 与瞬时幅值,通过瞬时相位计算瞬时相角,通过瞬时幅值计算能量的 步骤中,瞬时相角θ(t)和能量P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