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699.4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沈静;王永盛;钱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21/14 | 分类号: | D21H21/14;D21H17/29;C08J3/05;C08L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淀粉 颗粒 构建 阳离子 分子 胶体 方法 | ||
1.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1)水化分散:将原淀粉颗粒加入至水中进行水化分散,得到水化分散液;
(2)超分子包合:向步骤一中得到的水化分散液中加入阳离子双亲配体进行超分子包合,得到阳离子超分子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原淀粉颗粒与水的质量比为0.1~1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阳离子双亲配体与步骤一中原淀粉颗粒的质量比为0.5~15:10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原淀粉颗粒为未经改性的天然淀粉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原淀粉颗粒为玉米原淀粉颗粒、木薯原淀粉颗粒、甘薯原淀粉颗粒、红薯原淀粉颗粒、马铃薯原淀粉颗粒、麦类原淀粉颗粒、菱角原淀粉颗粒和藕原淀粉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阳离子双亲配体为具有双亲特性和阳离子特性的分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阳离子双亲配体为具有双亲特性(分子中同时有亲水端和疏水端)且可呈阳离子特性的分子,包括单烷基胺盐、单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单烷基二甲基取代基季铵盐、双烷基季铵盐、三烷基季铵盐、酰胺链二甲基取代基季铵盐、环氧型季铵盐、芳香族季铵盐、咪唑啉季铵盐、吡啶季铵盐、双链季铵盐Gemini双亲分子、松香基双亲分子、鏻盐、无卤素季铵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烷基胺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烷基伯胺的酸化产物和烷基叔胺;所述单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所述单烷基二甲基取代基季铵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烷基二甲基乙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溴化铵、烷基二羟丙基硫酸甲酯铵;所述双烷基季铵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所述三烷基季铵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三烷基甲基氯化铵和三烷基甲基溴化铵;所述烷基酰胺链二甲基取代基季铵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酰胺丙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和酰胺丙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溴化铵;所述环氧型季铵盐型双亲分子为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芳香族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烷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烷基三甲基苄基溴化铵;所述咪唑啉季铵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烷基二羟乙基咪唑啉季铵盐(氯化铵和溴化铵);所述吡啶季铵盐型双亲分子为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烷基氯化吡啶和烷基溴化吡啶;所述双季铵盐型和Gemini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N-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氯化铵、N-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溴化铵、二氯代-二(二甲基烷基)乙二铵、二溴代-二(二甲基烷基)乙二铵;所述松香基双亲分子包括松香基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和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鏻盐型双亲分子的烷基链长为10-20,包括烷基三丁基氯化鏻、烷基三丁基溴化鏻;所述无卤素季铵盐型双亲分子为十六烷基三甲基·甲基硫酸铵。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将原淀粉颗粒加入水中,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50~150℃,并在温度为50~150℃下水化分散0.5h~2h,得到水化分散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利用原淀粉颗粒构建阳离子超分子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向步骤一中得到的水化分散液中加入阳离子双亲配体,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50~150℃,并在温度为50~150℃下处理0.1h~2h,然后在室温下冷却1h~24h,得到阳离子超分子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6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