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路电缆铺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487.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燕展;苏晨阳;刘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能联合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H02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朱佳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铺设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路电缆铺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了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临时搭建的立杆,简单地将导线张拉离地,导致电缆安装结构极其不稳定的问题,包括分别开设于道路两侧土体内的预埋坑,预埋坑内预埋有预埋基座,预埋基座内开设有支杆安装坑和拉盘安装坑,还包括电缆支杆、拉盘块、加固体、横杆、滑轮、拱形导管、导槽、拉线、拉棒,包括以下步骤:S1:预埋基座、电缆支杆、拉盘块预制成型;S2:开设预埋坑;S3:预埋基座埋入预埋坑内;S4:连接、拉线、电缆立杆、拉棒、拉盘块;S5:安装电缆立杆;S6:安装拉盘块;S7:堆砌防护桩;S8:架设电缆。本发明结构稳定、坚固耐用、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路电缆铺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来输送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用的,通常工厂用电是从10KV高压电线上接入,经高压电缆传输到作为进线电源的高压柜,在电力安装工程中,经常涉及到电缆铺设问题,常见的电缆铺设方法包括埋地铺设、支架铺设、顶管铺设、桥架铺设等等,在电力电缆铺设施工中,保障电缆铺设安全、结构稳定、后期修整少是施工中的关键点。
现有的电缆铺设过程中,为减少施工造成时间较长的交通中断,通常是临时搭建的立杆,通过防风拉线将导线张拉离地,简单实现电缆的跨路铺设,通过方式安装完成后的电缆安装结构极其不稳定,容易收到气候环境影响造成电缆塌落,后续需要多次修整,费时费工,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结构稳定、适用性强、电缆支护稳定性高、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跨路电缆铺设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跨路电缆铺设结构,包括分别开设于道路两侧土体内的预埋坑,所述预埋坑内预埋有预埋基座,所述预埋基座内开设有支杆安装坑和拉盘安装坑,所述支杆安装坑内安装有电缆支杆,所述拉盘安装坑内安装有拉盘块,所述支杆安装坑和所述拉盘安装坑均填充有加固体;
所述电缆支杆的顶部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有多个用于支撑电缆的滑轮,所述横杆的两侧均固定有拱形导管,所述拱形导管开设有用于穿设电缆的导槽,所述电缆支杆的周侧且于所述横杆的下方通过抱箍固定有拉线,所述拉线于拉盘块通过拉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预制的预埋基座作为基底,对电缆支杆和拉盘块进行支撑,扩大电缆支杆和拉盘块与道路两侧周围土体的接触面积,预埋基座在土体内形成稳固的支护连接结构,结合拉线、拉棒以及拉盘块的张拉作用,有效加强电缆支杆和拉盘块的抗拔能力,进而间接加强电缆支杆和拉盘块的基础抗风雨能力,强度更高,更加坚固耐用,利用横杆和滑轮对电缆实现架线和支撑,拱形导管横杆两侧的延伸作用使得电缆在横杆上的连接面积更大,同时利用导槽对电缆进行限位,保障了电缆在横杆上的连接稳定,使得电缆与横杆的连接结构整体更加稳定安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缆支杆于所述横杆和所述抱箍之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拱形导管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杆的周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杆对拱形导管进行支撑,通过加强杆在拱形导管和固定杆之间的支反力,分散拱形导管与横杆连接处的应力,整体上提高了拱形导管的稳定性,保障对电缆支撑的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埋基座于所述电缆支杆的周侧围设有防护桩,所述防护桩采用混凝土和砖块堆砌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护桩加强对电缆支杆保护作用,减少地面车辆或洪水对电缆支杆的直接冲击,保障电缆支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棒与所述拉盘块通过U地栓和双层螺母实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结构牢固紧密,简单易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能联合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能联合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