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支撑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9411.3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安;谢杨洋;郑景强;赖延清;张凯;李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1395;H01M4/38;H01M4/6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金属 负极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支撑导热碳膜的制备:
将聚合物裂解,获得聚合物碳材料,将聚合物碳材料和石墨烯混合、压制成膜,制得所述的自支撑导热碳膜;其中,聚合物裂解的条件为500~900℃;压制成膜过程的压力范围为5~10MPa、辊压速度为0.5~2m/min、温度为350~450℃;石墨烯的重量含量为5%~30%;
所述的聚合物包括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砜酰胺、中间相沥青、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环氧树脂、硅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石墨烯为带有褶皱状的片层结构;
步骤(2):金属锂沉积:
将金属锂沉积在自支撑导热碳膜中,获得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酰亚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裂解的条件为600~8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的重量含量为20%~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制成膜过程的6~8MPa、辊压速度为1~1.2m/min。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自支撑导热碳膜预先经改性处理,随后再进行步骤(2)的金属锂沉积步骤;
所述的改性为酸处理、热处理、等离子体刻蚀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处理是以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进行处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方法是在400~900℃的温度和气氛下进行处理;所述的气氛为氧气、氮气或者氨气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刻蚀方法是通过氧气、氮气、氨气等离子体进行刻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载锂量为0.5~10mAh/cm2。
11.一种权利要求1~10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得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锂金属电池的负极。
13.一种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10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得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4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动脉重塑装置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