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lock的数据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9322.9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3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吕玉彬;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营磊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lock 数据 定位 方法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lock的数据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对block的数据存储时间进行初始化;采集block的强制搬移阈值和巡检周期;根据所述强制搬移阈值和巡检周期计算重定位时间;根据block的强制搬移阈值、巡检周期和block规格参数计算重定位阈值;比对所述重定位时间与所述重定位阈值,若重定位时间大于重定位阈值则触发block的数据重定位操作。本发明在数据存储时间进行清零时,利用随机时间触发数据重定向操作,对block进行分单位的数据搬移,降低该操作引起的SSD性能影响,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和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lock的数据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Retention(数据存储时间)是影响存储于nand内的数据正确性的重要因素,Retention是由于数据存放时间过长而引起的错误,这是由SSD的存储特性决定:SSD存储数据有别于磁盘,磁盘存储数据是通过磁道存储二进制信息,而SSD是通过控制存储单元内电子数量多少来控制电压,从而达到存储二进制信息的目的。相对于磁盘而言,SSD存储的信息具有不稳定性,存储于SSD内的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并达到ECC不可纠正的地步甚至丢失。
一般SSD会在数据存储时间到达强制搬移阈值之前出发强制数据搬移动作,将某一个block上的数据强制搬到其他block,从而将retntion时间归零。但是强制数据搬移动作会引发硬盘内部的自发操作,这些操作会大大占用系统资源,如果短时间内触发到很多强制数据搬移操作,固态硬盘的性能会大大下降,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随之下降。
为了减小这种操作的影响业界现有处理方式有:延缓强制数据搬移动作的出发、挂起数据搬移的动作并分散执行该操作。上述操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实施起来较为麻烦,并没有完备成型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lock的数据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lock的数据重定位方法,包括:
对block的数据存储时间进行初始化;
采集block的强制搬移阈值和巡检周期;
根据所述强制搬移阈值和巡检周期计算重定位时间;
根据block的强制搬移阈值、巡检周期和block规格参数计算重定位阈值;
比对所述重定位时间与所述重定位阈值,若重定位时间大于重定位阈值则触发block的数据重定位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重定位操作包括:
将block划分为page为单位,每次执行的单位为10个page;
按照执行单位将数据重写到其他block上,并修改对应block的L2P表。
进一步的,所述根根据所述强制搬移阈值和巡检周期计算重定位时间,包括:
获取block的强制搬移阈值和巡检周期,确定随机时间取值规则,所述随机时间取值规则为随机时间=(INT((强制搬移阈值/100)/巡检周期))*n(n=0,1,2,3......),所述INT()为取整函数;
根据随机时间随机规则,代入n捕捉随机时间,所述随机时间作为重定位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重定位阈值计算公式为:重定位阈值=强制搬移阈值-(blocksize-page size)*巡检周期。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lock的数据重定位系统,包括:
时间监控单元,配置用于对block的数据存储时间进行初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费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节能降噪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