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网系统的载波通信的三相耦合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171.7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谭万锋;孟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6 | 分类号: | H04B3/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魏学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网 系统 载波通信 三相 耦合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系统的载波通信的三相耦合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带通滤波器、驱动电路和接收电路;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通过中间抽头形成三个连接端;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所述初级线圈;三个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带通滤波器分别与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的各相线相连;所述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载波信号的驱动电路和接收电路相连。本申请实现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中任何两相间及三相的载波通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载波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网系统的载波通信的三相耦合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力载波通信是一种以输电线路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的电力系统通信。由于输电线路具备良好的导体和牢固的支撑结构,在输送工频电流的同时,用之传送载波信号,即经济又十分可靠。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载波通信也逐渐成为智能电网中的主要通信技术。
在智能电网的载波通信技术应用中,常常涉及单相载波耦合电路和三相载波耦合电路的使用,其中三相载波耦合电路用于集中采集设备,来实现对每一单相的载波设备进行通信。目前多数对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基于单相或三相四线电网系统的研究,在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中,现有的载波通信方案无法在任何两相中都实现载波通信。
申请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网系统的载波通信的三相耦合电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电网系统的载波通信的三相耦合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带通滤波器、驱动电路和接收电路;
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通过中间抽头形成三个连接端;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所述初级线圈;三个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带通滤波器分别与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的各相线相连;所述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载波信号的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带通滤波器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及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及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分别连接在一所述连接端与对应的相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容及第一电感;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容及第二电感。
进一步的,所述三个连接端包括位于所述初级线圈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以及所述抽头对应的第二连接端;所述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包括第一相线、第二相线、第三相线;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供第一相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供所述第二相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供第三相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耦合电路还包括一级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瞬态吸收二极管,第二瞬态吸收二极管及第三瞬态吸收二极管;所述第一瞬态吸收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瞬态吸收二极管的第二端供所述第二相线连接;所述第二瞬态吸收二极管的第一端供所述第二相线连接,所述第二瞬态吸收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瞬态吸收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瞬态吸收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耦合电路还包括二级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第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及第三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三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三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线为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的A相线,所述第二相线为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的B相线,所述第三相线为三相三线制电网系统的C相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窑富氧催化助燃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顶部出舱作业站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