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洗涤-氧化-吸附耦合技术去除废气中多组分VOCs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483.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杰;李森;陈杲;许明言;张杨;徐思遥;宋一帆;张宏玲;殷曰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00;B01D53/02;B01D53/14;C02F1/72;C02F101/3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涤 氧化 吸附 耦合 技术 去除 废气 组分 vocs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洗涤‑氧化‑吸附耦合技术去除废气中多组分VOCs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废气通入洗涤塔进行洗涤,去除废气中的细颗粒物及部分溶于水的VOCs,不溶于水的废气进入吸附脱附工段进行吸附,吸附净化后的气体达标后排放;洗涤水输送至芬顿水处理器,对洗涤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深度处理,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降解,净化处理完毕后的洗涤水进入洗涤塔循环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循环性好、无二次污染、节能环保、高效定向,有效去除废气中的细颗粒物和多组分的挥发性有机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洗涤-氧化-吸附耦合技术去除废气中多组分VOCs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系统而庞大的工业体系,然而,庞大的工业体系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频繁的环境恶化而导致的环境公害让我们对环境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为直接,污染物质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针对有机废气的去除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热力学燃烧法和等离子体技术以及上述方法的联合使用等。
专利CN107291727A(2017)涉及一种VOCs废气处理方法,所述的VOCs 废气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水幕喷淋处理、雾化喷淋处理、气液分离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和红外吸附微粒处理步骤,在所述的处理后的废气去除率大于等于75%,此专利只是针对了苯、甲苯、二甲苯这三类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做处理,处理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存在局限,微溶于水的有机物喷淋处理后会存在于喷淋液中,造成二次污染,且等离子处理设备还存在氧化不够彻底,副产物多以及能耗大的问题。
专利CN103316572A(2013)涉及一种多相催化净化气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一个多功能化学反应器,有机污染物经过液体洗涤、吸收、二氧化钛-紫外光-双氧水催化氧化、铁氧化物-芬顿氧化被高效彻底清除。此专利着重是气相和液相的协同氧化,并未提及吸附工段,且在芬顿氧化工段使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存在运输和安全隐患。
专利CN108744889A(2018)涉及一种吸收与吸附相结合的VOCs废弃处理方法,所述的VOCs废气经过第一吸收塔以及第二吸收塔两次吸收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此专利主要被用于气流湿度有较明显的吸收效果,若废气中存在细颗粒物的组分,此方法不易去除细颗粒物,长此以往,会堵塞转轮浓缩系统,导致废气的处理效率降低。
专利CN1085434402A(2018)提出了一种去除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系统和方法,采用双氧水雾化混合单元,紫外反应单元,喷淋净化吸收单元,喷淋管道单元和回收管道单元去除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此专利主要是双氧水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和本专利的净化原理不相同,其次,紫外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有损害,
专利CN108380663A(2018)提出了一种类芬顿氧化法去除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采用碱性固体过氧化物取代过氧化氢,腐殖酸调整反应体系的pH值。此专利主要是用于去除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石油烃、农药等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不是应用于处理废气中多元组分的挥发性有机物。
现有技术均不能很好的处理废气中多元组分的挥发性有机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集洗涤-氧化-吸附耦合技术去除废气中多组分VOCs的方法,工艺简单、循环性好、无二次污染、节能环保、高效定向,有效去除废气中的细颗粒物和多组分的挥发性有机物。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