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模组和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436.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纶;陈俊达;黄达人;张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G02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制备 方法 液晶显示 智能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模组和智能终端,该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发光面板,所述发光面板包括背板和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光源;将光学树脂涂料涂覆至所述背板,以形成覆盖所述光源的中间层;以及在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本发明的棱镜柱相当于传统背光模组中的下增亮片,由于棱镜柱设置于中间层背离背板的一侧,故而可以减少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下增亮片的额外设置而带来的背光模组的厚度增加,进而可以减少背光模组中各元件的堆叠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液晶显示模组轻薄化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模组和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市场高亮度的需求,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中通常引入增亮膜,将增亮膜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模组中,用以增加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并配合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的使用,利用下扩散片将光源发出的光集中起来均匀投射到增亮膜,然后利用上扩散片将由增亮膜射出的光雾化而均匀导出。然而,背光模组中各元件的堆叠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液晶显示模组轻薄化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背光模组中各元件的堆叠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液晶显示模组轻薄化发展的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模组和智能终端。
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发光面板,所述发光面板包括背板和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光源;
将光学树脂涂料涂覆至所述背板,以形成覆盖所述光源的中间层;以及
在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加工面板,所述加工面板具有加工面,所述加工面开设有与所述棱镜柱数量相等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棱镜柱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光学树脂;
将所述加工面板的所述加工面紧贴于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以使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光学树脂与所述中间层接触;
固化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凹槽内的光学树脂,以使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凹槽内的光学树脂结合,并将所述加工面板与所述中间层分离,得到所述棱镜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的步骤,具体为:
使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变形形成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变形形成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加工面板,所述加工面板具有加工面,所述加工面开设有与所述棱镜柱数量相等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棱镜柱的形状相适配;
将所述加工面板的所述加工面紧贴于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以使形成所述中间层的光学树脂涂料的部分填充至所述凹槽内;
固化所述中间层并将所述加工面板与所述中间层分离,得到所述棱镜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加工出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的步骤中,使每一所述棱镜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中间层与所述背板的排布方向,并与多个所述棱镜柱间隔排布的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变形形成多个具有集光作用的棱镜柱的步骤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扩散板设置于所述棱镜柱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